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孔子网观察】聚焦一带一路 他们都在说“中国话”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赵珂 2019-04-26 14:58

  新闻背景:

  4月26日上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各国友人来华共襄盛举,共同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新篇。“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发挥具体作用,但人文交流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据了解,中国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还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17个国家文化中心,在54个沿线国家设有153所孔子学院和149个孔子课堂,在当地掀起了中文热。

  媒体报道:

  1.汉语成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必修课

  为能更好地学习汉语,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俄罗斯学生很多都会选择去中国高校参加交流,据了解,俄罗斯目前已完成举行汉语全国统一考试的技术开发工作,并将在2020年将汉语纳入全国统一考试。——(央广网)

圣彼得堡大学的汉语文学翻译课堂(央广网记者周阳摄) 

  2.越来越多意学生赴华上大学

  2009年起,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开设5年制汉语国际理科高中,目前总共约200名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教学时长甚至超过意大利语和英语。

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正在上中文地理课。 赵觉珵 摄  

  在这里任教近7年的中国教师陈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前往中国攻读本科学位,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选择欧美的传统名校。——(环球时报)

  3.中文课堂走进菲律宾新闻部 

  2019年4月12日,菲律宾新闻部举行中文课堂开班仪式,不少新闻部员工第一次学会了用中文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国与菲律宾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特别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交流越来越多,学习中文成为菲律宾新闻部的迫切需求。——(央视新闻)

  4.越来越多的埃及民众认为学习中文能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项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汉语热”在埃及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埃及民众认为,学习中文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项。埃及当地的中文学校以及孔子学院等经常组织“中国文化周”“中国诗词朗诵大赛”“‘唱响埃及’华语歌曲大赛”“埃及大学生中文小品表演大赛”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帮助埃及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文化。——(人民日报)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的老舍展厅是首个在海外成立的老舍展厅。为促进埃及学生更好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北京市老舍纪念馆向苏伊士运河大学赠送中文书籍。

  5.“一带一路”带热巴基斯坦留学中国潮

  外媒称,根据伊斯兰堡2019年4月14日公布的数据,目前在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数量超过2.8万人,在向中国派出留学生人数方面排名第三。据拉美社报道,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所有在中国大学留学的巴基斯坦籍学生中,超过7000名学生拥有奖学金。——(参考消息网)

  中文达人:

  1.【埃塞俄比亚小伙会说四川话】在中国帮助下,埃塞俄比亚8个城市的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升级不久前完成,500万人获得梦寐以求的用电劲爽感。跟了项目三年,小青年罗布跟四川人学中国话,他坚信自己语音语调是最标准的,坚信自己对中国谚语的引用是最到位的。

来源:央视新闻

  2.【亚美尼亚的姑娘用中文唱《天路》】来自亚美尼亚的秦梦兰,是南开大学的一名留学生,会打京东大鼓,还会唱《天路》。她参加过几届汉语桥比赛,期间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喜欢的中国俗语是“有志者事竟成”,她说:“人就要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能成功。”

来源:央视新闻

  3.【在中医诊所里开始学汉语】缅甸留学生苏雪蓉,一年多前,为了追逐自己的“汉语梦”,辞去工作来到暨南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如今,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常让她被误认为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4.【丝绸之路,始于足下】博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大四学生。他用2年时间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用半年时间学会弹中国最难学的乐器之一——琵琶,还谦虚地说:“弹得不好,滥竽充数。”3月“汉语桥”英国赛区比赛,他获得了特等奖。

来源:央视新闻

  网友声音:

  孔子网评论: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当下正席卷全球的“汉语热”一点都不过分。从“阿富汗大叔说中文”“在中医诊所里开始学汉语的缅甸留学生”到“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在习特会上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背诵《三字经》和唐诗”“英国的乔治小王子努力学中文”,都在表明“汉语热”已风靡世界。

  2017年10月28日,国外参赛选手亮相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现场。新华社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了解汉语才能了解中国文化,进而才能充分理解“人能群,彼不能群”的休戚与共、合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透过现象看本质,风靡全球的“汉语热”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热”,表明外界普遍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说到底还是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和辐射力遍布世界,整个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由此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

  资料图: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们。(图片来源: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兰溪提供 摄)

  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无疑也在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据了解,孔子学院在海外汉语课程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针对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层次开设零基础班、中级班、高级班,配合已译成所在国语言的汉语教材,实施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景教学。同时,孔子学院积极拓展中小学教学点,走进老年大学,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设不同特色课程。因此,海外孔子学院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推广中国文化传播也起到助推器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外国学生对于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逐年高涨,“汉语热”继续发酵,在敞开大门迎接各国宾朋的同时,中国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到朋友那里坐一坐。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这一轮的“汉语热”、“中国热”将会更持久,从而推动中外交流向更广阔、更纵深的领域发展。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