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李塨“实学”思想:强调面向现实 做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7-11-17 10:44

  

  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塨(1659—1733),清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直隶(今河北)蠡县曹家蕞人。八岁时改名为塨。塨字一边是土,一边是恭,“土”是希望将来笃厚踏实,“恭”是希望能谦虚恭敬。他是颜元学说最得力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在教育方面颇有成就。著有《四书传注》、《周易传注》等。 

  李塨30岁时,提出了“古之学实,今之学虚”的实学主张。根据其自述,40岁以前是他究心经世致用“实学”的阶段,与此相应的是他基本上是师事颜元一人。他自觉地觉察到,师友交往在学者成长过程中是起积极作用的,“每止宿,必访学人”。 

  李塨认为理学以静坐为习,是与儒家传统不相合的。宋儒“主敬”与“主静”并无本质区别。他从经验论出发,认为一个人在童年、青少年时期,以思动为快乐;到了老年,则以习静为安身立命的所在。因而他断言,凡是讲究静坐者,就是衰世之学。宋儒这种闭目静坐、息念观空、却动专静的衰世之学,李塨指出是源自佛、道的,不合儒家经典,也非儒家圣人孔孟的主张。在李塨心目中,儒家的核心就是“六艺”。“六艺”之教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上的,不单是理学“读书明理”能包容得了的。 

  李塨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其有条理谓之理,非气外别有道理也。”“理”指的是事物的规律。古人所讲的“气”是指乾、坤二气。关于理气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理即在事中”,“离事物何所谓理乎?”在道和器的关系上,“道”是阴阳二气,“器”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阴阳二气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器是第一位的,道则是第二位的。道是器派生出来的,器先于道而存在。 

  李塨认为,“心”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以“身”和“心”的关系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心之官则思,思非用乎?……体即具用也。用,用其体也。”“心”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的功能是思考,“用”就是发挥机体和机能的作用,所以思考就是心所发挥的能动作用。离开万物,“心”的认识毫无作用,但如果用“心”去探求的话,是能够认识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理的。 

  李塨秉承了颜元的观点,对“格物致知”中的“物”的解释为《周礼》中的六德、六行、六艺。对于“格物致知”中的“格”,他由原来颜元所传授的“犯手实做其事”,转而比较认可朱熹的观点,把它解释为“学”。“学”必须要达到“至”的境界。“格”是学习由浅入深、臻于完善的过程,“学有深浅,皆可为学;格者,由浅及深、无所不到之谓也。” 

  李塨和其师颜元赞同孟子的性善论。李塨认为,“善本于性,而性即见于事物”,他同意颜元人性中的“恶”是后天道德行为,是由于“引蔽习染”的结果。他说:“恶者,后起之引蔽习染也。”强调“习”的作用,他认为“其失在引蔽二字”,所以,“恶”是后天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绝非本性所固有。 

  李塨的思想内容大抵根源于《周礼》为多,遍及其他的经书和史书。由于他的努力倡导,讲论心性空疏之学终告结束,学术风气为之一变。从此之后,学者的研究大都重归经史的实学里来。李塨的“实学”思想,是明清期间流行了三个多世纪的实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潮,反省了以往社会在政治、学术、文化、军事、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学者要面向现实,做一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