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非遗传承

葛庄:自流惠泉凝灵气 传统席编成非遗

2016-11-25 16:05:00  作者:马国红  来源:枣庄日报

 

  山亭区桑村镇葛庄行政村由前葛庄村和后葛庄村2个自然村组成,位于桑村镇驻地东2.5公里,新建省道北留路穿村而过,西隔漷河与大郭村相接,北面经拦河大坝与后葛庄相连。

  葛庄村原名前福兴,缘于村北两座大山东娄山和西娄山,“娄”为福星,先人取“天上福星照,人间万事兴”之意,山南二村,南曰前福兴、北曰后福兴。乾隆年间,因村里葛永安悬壶济世成效显著,县衙将前福兴易名为前葛庄,后福兴庄即更为后葛庄。

  走进葛庄,和多数生态村不同的是该村有一惠泉名曰“大泉”,泉水自流成溪从村穿过,水流涓涓经年不干,注入明水。村民洗涮在河溪边,甚有江南韵味。村庄为提升环境,在村庄道路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完成大街小巷排水管涵建设和北留路沿线建筑风貌改造工作,泉流小溪从新建文化健身广场下流过,借助河道穿村优势,依河护坡,尽可能保持原生态,挖掘内涵,留住水、守住绿、记住乡愁。

  在清朝年间,后葛庄人就已用秫秸破成篾子编蓆编篓了,当地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编蓆打篓,一顾六口”,可见当时葛庄席编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席编的主要产品有大蓆、小蓆、圈(围)蓆、彩蓆、土蓆、踩蓆、大窝篓、小窝篓和筐篓等十多种。编蓆打篓主要用料有两种:一是高梁秆(也叫秫秸),二是芦苇。秫秸又有白色、红色之分,用白色编织的为普通用蓆,用红色编织的叫红蓆,红、白混用编织的叫彩蓆。

  葛庄席编以其色彩自然、材料环保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精美花纹的彩席更是受到推崇,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已成为枣庄民间编席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村东北,明河上游为“三叉股子”,南股起自艾湖经罗山王庄至村东,北股起自马山前经贾庄玉子山汇于村东,经小湾大湾两次扭转进入石棚。石棚景观奇特,大小不等,有拱形有伞形,亦有楔形,有的仅容一人还需弓腰,有的如厅堂宫殿,宽敞大方,当地人称“仙人棚”。曾有人为诗《乡河原貌》述其大略:娄阳明河仙人棚,棚前水中卧石龙;游仙棚下论茶道,石几石壶石板凳。

编辑:潘瑞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