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文化山东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2017-09-14 10:21: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汉墓群航拍图。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精美的漆器。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出土的汉代玉带钩。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考古队员在清理出土的器物。

  一段深埋地下2000年的历史真相,随着一座座大墓的发掘重见天日;一个汉代县令的神秘身份,随着罕见木牍和印章的出土,被慢慢揭开神秘面纱……从去年开始,为了配合建设施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对黄岛区内土山屯汉代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给考古人不断带来惊喜。尤其是今年3月开始至今,发掘70多座墓葬,共出土1000多件珍贵文物,像公文木牍等文物还是首次发现。还有发掘的数座琅琊墩式封土大墓更为罕见,其墓葬形制和葬制、葬俗特殊的战国晚期至汉代古墓葬,对研究墩式封土大墓的演变发展和传播路径等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南北文化交流和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资料。

  

  出土上千件文物 

  黄岛区依山面海,曾以琅琊郡、琅琊港、琅琊台而闻名于世,是“琅琊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地。土山屯墓群,是黄岛区区级。去年开始,为了配合项目施工,这处深埋于地下2000年之久的汉代墓葬,终于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重见天日。

  解密一座满覆封土的古墓,一种迫切探寻神秘背后的意愿,让所有考古队员兴奋不已。为了弄清一段历史真相,考古人员对这里的每一座墓葬,都非常认真细致,哪怕每块古碎砖瓦片,都不会放过对历史真相的“考问”。期间,早报记者曾先后多次来到考古现场进行探访,感受这次考古发掘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为青岛的历史增添了新的内涵。诸多新发现的“历史印迹”,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中,成为青岛又一张文化名片。在发掘现场,大大小小的墓葬分布在一座小丘陵之上,面朝大海,环境非常优越,可见古人选择墓地十分讲究。

  “去年以来,先后两次共发掘古代墓葬170多座,其中汉代墓葬就有140多座。”土山屯墓群考古队执行领队彭峪介绍,土山屯墓群的墓葬形制主要为“墩式封土墓”,汉代时期这种墓葬类型主要流行于鲁东南沿海及江浙地区,主要随葬器物原始青瓷器也与江浙地区类似,这与山东其他地区的墓葬出土文物并不相同。经过半年多不断发掘,已出土珍贵文物近千件。其中包括形制多样的铜镜、毛笔写就的玉章、保存完好的毛笔、便服纱帽,还有铺在棺底、镶有金丝纹饰、有着类似金缕玉衣功能的“玉席”,以及大量原始的青瓷器、玉器和漆器碎片。

  印章揭开汉代县令身世 

  今年盛夏,参与土山屯汉墓群考古发掘的10多名队员,时常因考古中的重要发现忘记了酷暑。其中最让考古人员兴奋难忘的,是一座堂邑令贵族墓葬。

  “许多墓葬发掘,虽然有文物确定了大约的时代,但很难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但这次却让我们大开眼界,一些罕见的文物,让所有考古人员惊叹不已。带有铭文的器物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世。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介绍,随着对这座墓葬的深入考古发掘,一个生活在2000年前的贵族子弟慢慢“复活”。而揭开此人身世的,正是墓葬内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多份公文,三枚印章,还有签有名字的备用木制 “名片”(即后来的“名帖”),这些文物准确透露出了墓主人的身份。

  根据出土文物发现,这名贵族子弟的年龄40多岁,可能出生于现在的黄岛区祝家庄,曾在南京辖区“堂邑”当县令,因常年患有背疾,病世后归葬故里,并以江浙一带的特殊葬俗下葬。考古专家初步考证,墓主人应当身处公元前后的西汉晚期,此处墓群应为两汉时期的一处刘姓贵族墓地,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城”,应位于墓地以北4公里处的祝家庄遗址,该遗址可能为西汉中晚期的一处侯国所在地。而这个县令随身入葬的大量器物,让考古人员非常震惊。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出土的青瓷。

  黄岛土山屯汉墓发掘重大战果 出土千件文物

  县令墓中保存完好的简牍等文物。

  简牍文献记录县令政绩 

  “这些出土的文物,都让我们很震惊。因为新发现的文物十分罕见,多数在山东省甚至江北地区都没有发现过。 ”考古执行领队彭峪介绍,堂邑令墓葬内出土的这批珍贵文物中的公文简牍文献,囊括了西汉末年“堂邑”县的户籍人口、钱粮税收、兵器库盘点和司法审判等行政公文。文献中记录着几个案例,其中一片简牍里有个故事,大致讲的是汉代一个叫戴福的亭长,在追击几个海贼的过程中,被海贼杀害。随后这个故事被写在了简牍上,并随县令入葬保留至今,这才有幸让后人知道了这位亭长的英雄事迹。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推测,身为堂邑令,公文简牍是他呈递给上级部门的一份官员政绩考核材料。有趣的是,这名县令肯定没想到,时隔2000年后,他记录下的这个亭长的故事会成为一段英雄佳话。

  彭峪介绍,同样更加直观表明墓主人身份履历的,还有三枚悬挂在其腰间的印章。其中一枚为他的私印,另外两枚则为玉章,这两枚玉章实为冥器,并非刀刻,而是用毛笔书写。从“堂邑令印”和“萧令之印”的印文分析,专家初步判断,墓主人曾经分别任职于今天的安徽和江苏两地。除此之外,还有数件文物的出土,令考古人员十分意外。比如铺置于棺底的 “玉席”,这件物品其实并非玉制,只是对照遣册 (也就是随葬品清单)中的名称,为之命名。专家初步认为,它应为铅钡玻璃所制,其上贴有金箔,并雕有纹饰,为古代的一种特殊工艺,为山东省内首次发现,此前仅在江淮一带才有出土、被证明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一种古代葬器。与 “玉席”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叫“温明”的器物,同样是北方的首次出土发现。有解释认为,这件特别的丧葬礼器,可以温暖逝者的魂魄,与神明沟通。

  吴越及楚文化特征明显 

  “就目前资料看,从西汉中期开始,这一地区墓葬形制、葬俗、随葬品等出现了明显的吴越及楚文化特征。”林玉海介绍,在考古发掘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出土了数量较多的越人产品——原始青瓷。种类、形态、釉色、胎质等与江浙一带发现的同类器基本相同。

  据现在考古发现与研究,原始瓷器的主要产地为江浙一带的江南地区,其烧制历史及使用情况均居全国之首,目前江浙一带已发现诸多原始瓷器烧造窑址。

  专家在考察青岛地区汉代以前的墓葬及遗址时,尚未发现有原始瓷器,而到汉代时候则出现大量随葬于墓葬的情况,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葬俗。青岛地区目前也未发现有原始瓷器烧造的窑址。考虑到黄岛区南接吴越,海陆交通便捷的地缘关系,据推测,这些物品包括葬俗,都很有可能是从江浙地区输入进来的。

  目前,在与鲁东南相邻的鲁北地区少见原始瓷器出土,而胶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汉代原始瓷器一是数量明显少,二是时代普遍偏晚,大多为东汉时期。如1993年发掘整理的栖霞市观里东汉墓发现一件原始瓷器,2002年在海阳开发区汉墓中也出土了几件原始瓷。从其形制、纹饰、胎骨和釉色看,也应是江浙一带产品。从历史记载上看,这或与汉武帝内徙东瓯越人,以及灭闽越并迁徙到江淮一带,两次北迁越人后裔历史事件有关,也正是越人北迁直接导致了吴越文化的北移。此外,土山屯封土墓的封填青膏泥习俗、木质棺椁结构形式、出土的众多漆木器以及器表纹饰等特点,都显示出楚文化的遗风。

  墩式封土墓流行于江浙 

  除了保存完好的公文简牍、遣册以及大量漆木器、铜器、铜镜、原始青瓷器、陶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大批墓葬形制和葬制的发掘,对研究墩式封土大墓的演变发展和传播路径也具有重要价值。林玉海坦言,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土墩墓”这种葬制,是从江苏、浙江往北、东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山东半岛应该是重要的传播路径,这次的考古发现,正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站在土山屯墓群最高处放眼望去,这里的封土大墓仍然十分显赫,一座座封土下,古人在这里已经安息了2000年。因为这些古墓群坐落在琅琊古国境内,所以在林玉海眼里,这种封土大墓就是“琅琊墩式封土墓”。

  目前考古发现,这种同一封土下发现数座乃至数十座墓葬的埋葬方式,在这一地区的西汉墓葬中尤其明显,其封土之间无明显打破关系,说明各墓地均经过了一定的规划和管理,同一座大封土下可能为同一家族的墓地。这与鲁中南、鲁中、鲁北等地差异较大,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代表着鲁东南沿海一带此一时期的葬制葬俗,对于探讨鲁东南沿海地区汉代墓葬的埋葬制度和埋葬习俗十分重要。

  进入东汉以后,鲁东南沿海地区墓葬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逐渐消失,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均与山东其他地区汉墓渐趋一致,从而汇入了统一的汉文化中。目前,对这种类型墓葬的定名,尚未有定论。

  四国文化汇聚古琅琊 

  土山屯汉墓考古发掘,在外人看来,只是简单的几座封土墓,但在林玉海等考古人眼里,却有着非凡的历史文化意义。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古时的青岛海滨,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有多国文化在这里撞击,并形成了厚重的融合新文化。

  自2005年开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黄岛区境内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进一步丰富了这种封土墓的考古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这类汉代封土墓大量存在于黄岛区乃至整个鲁东南地区。已经发掘的同类封土墓还有:黄岛区丁家皂户、纪家店子、沂南县宋家哨、董家岭等墓地。这一地区应包括今天胶州市的南部和西南部、黄岛区、日照和临沂的东部沿海或近海地区,即鲁东南沿海地区,大致为秦汉时期琅琊郡所属范围。

  从地理位置上看,鲁东南沿海地区,春秋时期属于齐国,其后齐吴争胜,两国长期进行拉锯战争。勾践灭吴后,越国势力又替代吴国在该地区与齐国竞争。据《欲绝书》等记载,越王勾践甚至迁都琅琊,以示争霸中原之决心。而正是为了应对越国的攻势,齐国开始在其边境修筑长城,这段历史在新出《清华简》中有详细记载。通过考古调查可以发现,齐国修筑的长城恰好构成了一条文化上的边界。至战国晚期,楚国势力向东扩展并袭灭越国,将苏北及长江下游地区纳入其版图内,并将势力深入到山东东南一带。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青岛西海岸这一地区,集结了齐、吴、越、楚四国政治势力。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置了琅琊郡,西汉以来,黄岛区又长期属于琅琊郡,正是这种政治上的拉锯及其地理上的连带,使得在同一行政区划内,一些文化面貌及习俗得到了较好的深度融合。 

  刘姓贵族墓地保存完好

  土山屯墓群位于黄岛张家楼镇土山屯村东侧的土坡上,远眺墓群,形似一处极不起眼的山丘,这其实是墓葬垒起的封土。当天因为有小雨,为防止现场塌方,工作人员暂停动工。记者跟随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彭峪来到现场,为了挡雨,有些墓和棺被塑料覆盖,现场能看到墓内保存较好的棺椁的木板,由于地下保存环境较好,较多墓葬的木质葬具尚保存完好。“木材泡在水里处于饱水状态,也是一种保护,后期保护则会进行脱水处理”,彭峪解释。

  2016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博物馆开始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现场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持续6个月,发掘墓葬近70座,目前尚有部分墓葬未发掘完毕。

  彭峪透露,目前发掘的墓中,有5个保存相对完整的棺,“汉代人有棺有椁,椁相当于人在地上生活的院落、房子,棺相当于床,跟地面上的生活一一对应起来”。从现场发掘的墓葬来看,封土下面一般有两至四座墓葬,部分墓葬带有墓道,则是一定身份等级的象征。根据现在的发掘结果,推测是此处墓群为“刘”姓贵族的家族墓地,估计跟皇室有关。彭峪介绍,墓主人的私章显示其为“刘”姓,结合周边一些墓葬出土的文字资料等证据,也显示这一墓地为“刘氏”家族墓地。根据体质人类学家现场对墓葬人骨的检测,墓主人去世时年龄在40岁左右,如此年轻,生前就已在“萧县”“堂邑”两地任过县令,考古人员据此推测墓主人应为“刘姓”世家子弟,其墓内相关的随葬品和葬具也间接证实了其贵族的身份。以上种种证据,都指向墓主人可能与刘家天下的汉皇室有关。

  汉代鲁东南同江浙有交流

  据介绍,2017年土山屯墓群陆续挖掘出土1000余件从战国晚期到汉代的文物,包括原始青瓷器、铜器、公文木牍、大量丝织物的残片、遣册(古代陪葬物品的清单)等,其中出土铜镜种类繁多,保存状况非常好,光可鉴人。

  彭峪告诉记者,通常认为原始青瓷器的产地是江浙区域,鲁东南区域发现的大量原始青瓷器大概体现了汉代时期鲁东南沿海同江浙沿海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铜器以铜镜为大宗,铜镜形制多样,制作精良,大部分保存完好,丰富了人们对汉代物质文化和手工业水平的认识。

  漆木器主要是2011年出土,出土多套完整的七子奁,是梳妆盒性质的漆器。根据初步研究,推测此批漆器也与汉代时期以扬州为中心的漆器制造手工业有关。铁器主要是一些铁剑,部分铁剑的剑鞘尚在。

  墓主人是县令曾任职徐州南京

  彭峪带领记者在一座墓葬前停下,“就是在这座墓葬里发现了珍贵的公文木椟和铜章玉章”。他透露,出土的两枚玉章“萧令之印”、“堂邑令印”,为墓主人身份的判断提供了确凿证据。这位县令曾在汉代徐州的萧县、广陵郡的堂邑(现在的南京六合区)就职,因患背疾去世,后归葬故里,“玉章上的字是毛笔书写的,用手一擦可能就没了,提取要非常谨慎”。

  棺中仍保留了生前最后呈递的公文,彭峪透露,公文木椟是山东省首次发现该类实物资料,木椟内容详尽、文字清晰、书法工整,是研究秦汉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谈到发掘这一古墓的过程,彭峪透露:“10个工作人员和20个村民在这座墓穴里整整工作了一个星期。”因为古墓埋藏较深,需先将封土和填土进行清理,土方量很大,发掘到核心区域,则由考古人员仔细清理,在古墓内一蹲就是好几天。

  祭祀台证明墓葬的年代

  土山屯墓群的墓葬形式反映出这一带的葬制葬俗,彭峪透露,土山屯墓群里有土坑墓和砖室墓,土坑墓葬形式出现在西汉晚期,“有一个墓,墓葬形制属于西汉晚期,砖则属于东汉,能反映出这是西汉晚期向东汉过渡的墓葬”。

  记者在封土坟丘旁看到有张祭祀用的砖台,约1.5米,彭峪透露,这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座普通的台子,但它对考古研究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发现,“汉代以前,人们在庙堂祭祀,从汉代开始,才逐步转为墓上祭祀,这些祭祀台也属山东省内第一次发现”。

  在同一封土之下,数座乃至数十座墓葬之间并无区隔,多是同一家族不断扩张的家族墓地,这种墓葬类型跟江浙沿海一带具备相似性,随葬品也类似,“和鲁西、鲁西南、鲁中、鲁北不同,这说明在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时期,青岛跟江浙沿海一代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上的沟通、来往”。

  墓周围和椁外面放陶片以防盗

  谈到文物的保护和监管,彭峪介绍,古人在防盗方面没有太严密的措施,只是在墓周围、椁的外面放了些陶片。现在则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工地设有16个探头,白天晚上都有人负责看管,还有4个移动监控探头”。

  另外,本次考古工地采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采集考古信息,比如RTK三维坐标系统建立,多视角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等,此次发掘工作预计一个多月后结束。彭峪介绍,发掘出的文物暂在黄岛博物馆封存,全部整理完以后正式移交黄岛博物馆,“我们还会把整理的文字图片资料汇编成书”。到目前为止,土山屯已发掘古代墓葬170余座,其中汉代墓葬140余座。

  考古工作人员在土山屯租了一处民房,吃住都在这里。谈到考古人员的日常工作,彭峪摊开双手自嘲地说:“工作是‘搬砖’,啥活都干,看看手上的这些茧!夏天最热时要避开中午,早上5点半就开始工作,冬天下雪也要在现场工作。”彭峪说,考古工作人员虽然学历很高,但常年奔波在田野考古现场,晒得又黑又糙,“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支撑着他们进行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的田野考古工作”。(综合自:青岛早报 半岛都市报)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