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隶月

朱康有: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高等教育中

2018-12-18 08:59:00  作者:朱康有  来源:中国孔子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我们结合这一精神,对之在高等院校的实施与贯彻进行一些粗浅的解读。
  任务和总体要求
  “贯穿”和“始终”,含有时间阶段的意义。假如一个人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包含军事教育)乃至于继续教育的所有阶段都经历了(实质为终生教育),那么他受到的文化教育符合“贯穿”和“始终”的要求;“贯穿”和“始终”还是对教育内容的要求,其中特别提到了“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几乎涵盖了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扩大来讲,它是作为一个中国国民的教化和教育。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包含了德、才等综合素质。围绕这样一个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自然优势尽显。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这是一个总体的、顶层的设计原则,具体落实起来则非常复杂,需要前后关联、成体系化。
  “全方位融入”是个立体形象的说法,无论是从时间到空间、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过程到目标、从方法到途径等等,都应多侧面、多维度、多时段地展开,不是点上有、面上无,此阶段有、彼阶段无,更不是一些人想象得可有可无。这里,既有内容的普遍融摄,也有环节的广泛渗透。
  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一举措写入了中宣部编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中。该举措在《意见》中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提出来的,而《三十讲》单独拿出来,实质是就整个国民教育而言的。一是教材要先行。有了教材就可以培训师资,进行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教材体系,各行其是,就难以说是正规教育。没有一个国学学科,就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上的学科体系建设了。实质上,这里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正是要为学科设置打下基础。二要专注于内容建设。有了权威教材,一些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师队伍学习后即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展教学。为此,要按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程的标准,聚拢有关专家,举国家和学术界之力,尽快编写出适应于干部培训、社会培训、教师培训的系统教材。依据《意见》,属于综合类的可编写: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华文化基本走向、中华文化基本构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中华重大历史事件、中华核心价值理念等;属于分科类的可编写: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思想、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传统监察制度、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华美学、中华诗词、中华书法、中华绘画、中华舞蹈、中华戏曲、中华医药、中华武术等。这些教材名称直接来源于《意见》,适应面比较广泛;教育部门也可编写适合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材。此外,可大力支持体制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包括对干部、教师以及各类社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动”二字说明人为努力的重要性。根据《意见》,不仅仅是设立几个选修课而已,更非局限在德育领域。必修课的开设,显然是面向整个高校学生的,它意味着每名学生都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获得一定的学分。这是全校性质的公共必修课,乃整体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教材内容上应考虑到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
  “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在已有专业设置、课程中增加,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大多数在本、专科阶段已经形成的学科专业、课程相对比较稳定、体系固化,如果要往里面增加内容,且再度形成为完整的有机系统,不太容易。至于“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更是预留了探索空间和师生可能的关注点。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这里讲的“相关”有两层含义:一是传统文化本身能否形成一个类似有学者推动的“国学”学科;二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史哲等学科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加强,即学科内容的融入。至于“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专指现行学科体系很难容纳又有重要价值的学科,社会上不大关注,研究和讲授的教师很少,招生相对比较困难,实用性不足,如果不去“重视保护和发展”,或许就有可能中断。
  “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与较为重视理论教育的高等院校不大相同,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某方面的实践技能为主,但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仍有很重要的使命。文化不只是观念形态的思想,很多时候也表现为操作层面的技能及其背后的知识。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单纯靠各民族自然状态的承继,就可能后继乏人,以至于中断。创新出“示范专业点”,通过不断培育新人,扩大社会影响力。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理应在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课外的性质定位,往往被大多数院校所忽视。《意见》指出,“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这就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明确了一个方向。
  加强高校师资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
  《意见》要求,“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全体”二字表明,人人均有责去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作为教师,不能仅仅靠外在强制学习的逼迫,还应当亲身去感受经典的魅力,主动体悟它对我们“三观”的心灵塑造,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什么说要“全面提升”?一是我们接受的先前教育中缺少了这部分内容,二是我们也可能看了一点、学了一点,却远远不够,不能帮助自我铸成准确的观念,更不用说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了。学科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最后都要落实到师资队伍建设上来,才能找到依托和根基。
  《意见》中的两个“全”字,一个是“全体”,一个是“全面”,体现了在教育系统融入与贯穿的彻底性。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五千年文明、文化还能不能传承下来?没有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不从历经磨难而又一路走来的古老智慧中汲取滋养,中华民族就很难展现辉煌的明天。高等教育应荷负历史的重任,廓清误解,校正理念,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