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名家专栏

《读懂孔庙,读懂中国》之六 ——大中门上的那个“大”

2018-07-13 10:17:00  作者:  来源:儒行杨朝明公众号

  杨朝明按:《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藏其心,深不可测,人往往为外物所化,成为物的奴隶。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在哪里?如何把握“人心”与“道心”之间的那个“中”?怎样“择其两端而用其中”?就成为人们思考的核心问题。
  跨过弘道门,可能还在思索如何弘道的问题时,一座绿琉璃瓦覆顶的大门就出现在眼前,门额上“大中门”三字即刻映入眼帘。“中”指的是中庸,中庸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之前加一“大”字,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看到“大中门”上的这个“大”,容易想到“太和元气”坊的那个“太”,儒家追求“中和”之美,“太和”与“大中”正好前后呼应。大中门是孔庙的第四道门,原是宋代以前孔庙的大门。它本来名曰“中和门”,后改为“大中门”, 而且“中”前加“大”,显然是要突出强调“中”的价值。中庸之道的确是孔子儒学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甚至误解,不少人甚至认为我国近代落后是因为“太中庸”了,可他们所理解的“中庸”却是“不讲原则”“折中主义”或“妥协保守”之类,因此对它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实际上,这些都已经远远背离了中道精神。
  早在尧舜时期,中国的“先王”就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讨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处理“想怎么样”与“该怎么样”之间的矛盾。《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藏其心,深不可测,人往往为外物所化,成为物的奴隶。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在哪里?如何把握“人心”与“道心”之间的那个“中”?怎样“择其两端而用其中”?就成为人们思考的核心问题。
  孔子一生求道,他颠沛流离,奔波于列国之间,致力于弘扬和践行他心中的“道”。这个“道”,正是孔子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总结和继承夏商以来的文化传统,整体、系统、动态观察世界而看到的“中道”。可以说,不理解中庸之道,就难以真正了解孔子和儒学。作为思想方法,“中”是尧、舜、禹相传之道,更受到周人特别的重视。例如,新发现的战国竹简中有“周文王遗言”,周文王就把“中”看成修身成长之道,视作为政治国之道。周代“以礼制中”,又“以刑(型)教中”,孔子赞赏周代文明,并形成了他的“中庸”学说,就是“宪章文武”和“述而不作”继承与发展的结果。
  “中庸”一词出自孔子,子思所作的《中庸》说得明白。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至高的修养境界,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做得到。东汉经学家郑玄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中庸”即“中用”,也就是“用中”或“使用中道”。

  中庸内涵深刻,理解起来却也不难。中庸是和谐之道,也是发展之道。中庸是“执中”“用中”,人时时处处都需要“中”。它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到“中”却并不容易。中不能一眼看透,不是简单的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调和”或“折中”。中庸是“时中”,中的标准不固定、不拘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庸就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荀子说:“夫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把握“中”就就像掌握平衡,中就是稳定与和谐。只有稳定和谐,才能生长发展,故《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中”?在孔子看来,符合礼的就是中,这就是“以礼制中”。礼者,理也。合礼即合理。每个人都有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礼约束自己,做好该做的事,社会才会和谐。有人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复合的。所以《大学》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要人们各正其名、各安其分、各尽其力,定位好自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关于“正名”,可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们进行是非选择似乎不难,但坚守正确选择却不容易。中庸之难,难的是“诚之”,难的是“择善固执”和“拳拳服膺弗失之”!
  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进一步铺展开来,就是《中庸》所谓“五达道”的说法,它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除此之外的关系,无非都是它们派生出来的。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各种关系之间本来有其应该遵循的道理,人们按照这个道理去措置去处理,也就遵循了礼,也就是合理的。所以,那个“中”虽然“大”,虽然“致广大而尽精微”,但只要不断地思考,自觉地践行,恒定地坚守,也就做到“中庸”了。
  在世界上,天、地、人、物、我不是各自孤立、相互对峙的,而是差异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体中,要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和谐共处,才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道作为和谐之道,体现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上。一个人内外兼修,才能身心合一。人遵循忠恕之道,修己而推己,才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正是有了与时偕行的“大中”之道,中国人才更加和睦、更加和谐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
责任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