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访全国政协常委王学典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谢颖 2020-04-08 10:39

  编者按:

  如果说文艺工作者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时代思想的沉淀者。疫情大考面前,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思想精华给予当下以启迪,怎样科学防疫、理性应对,如何解读疫情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成为学界与学者关注与研究的话题。本期学术头版通过采访或约稿的形式,邀请一些委员与中外学者谈谈疫情期间的个人感受与学术哲思。

  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学典刚开完一个视频会议。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宅”在家中,但他要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少:认真审阅担任主编的《文史哲》和《孔子研究》两部学术期刊的稿件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安排研究院疫情防控事宜,关注返乡探亲的老师学生,尤其是湖北籍学生的生活状况;设置网课课程,做好网上教学;通过政协社情民意渠道撰写对于抗疫的建议……当然,对于学者来说,最少不了的就是看书和写作。所有的事情都与抗疫密切相关,面对如此大的疫情,王学典感到学者肩上也有沉甸甸的责任,因为“疫情给学术界提出了很多任务,需要人文学者通过学术研究关注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人类与疾病是什么关系?疫情肆虐之下,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疾病“与生俱来”,人类一出现,就开始跟疾病作斗争。但瘟疫有其特殊性,它是超越个体性质的群体疾病,以人群的聚集为传染方式,人群密度越大传染危险也就越高。在王学典看来,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和“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而发生的,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而疫病的危害也是农耕社会所无法比拟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可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虽然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但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自负和傲慢。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应该更好地审视自己,发现问题,包括反思科技发展、加强治理能力等等。”

  春节期间,武汉以及整个湖北严重的疫情令人揪心,四面八方的援助、关怀汇成一股股力量流向湖北。“看到武汉人民在疫情中的遭受痛苦,我们心里也很痛苦,受到很大的冲击。”王学典感到,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痛苦也是所有人的痛苦。如今,新冠肺炎在全球扩散,“看到别的国家遭受疫情,我们心里也同样感到煎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不分彼此的命运共同体”。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注重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此,王学典认为,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面前成为现实,这个理念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基础。“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王学典表示,天下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传统文化把天下看作一家,是非常伟大的,也是最深刻的人道主义,具有强大的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从“从四海之内皆兄弟”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内在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儒家讲‘仁爱’,墨家在此基础上强调‘兼爱’,不分远近、不分彼此,是真正的‘不独亲其亲’,关爱人类集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渊源。”王学典进一步解读,一直以来,学界对儒家思想研究较为集中和深入,相比之下,对墨家思想不够重视,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当前,全球抗疫需要积极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文学者有责任加强墨家思想研究,进一步发掘和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而也使传统文化研究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完整、完善,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