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一周文化要览 |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故事娓娓道来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9-03-15 09:30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明媚的三月,全国两会释放着鼓舞人心的信息,中国文化在万众瞩目下自信地表达。沐浴在两会春风下,中国故事继续娓娓道来。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走进本周的文化要览,回顾聆听那些中国故事。

  向习近平主席学讲中国故事

   。

  对中国而言,2019年意义非凡。新的一年,中国故事该怎么讲?两会代表委员热烈讨论。

  “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向习近平主席学习。他是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大家和高手。”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徐绿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外活动中就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外国政要和民众阐释中国的道路理念、发展情况和政策主张,为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了榜样和典范。台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习近平主席不仅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系列重要论述,还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担当“讲好中国故事第一人”。

  “在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不仅重视语言表达,也重视实际行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举例说,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打破惯例,与印度总理莫迪在西安城墙上共进晚餐,并一起参观大雁塔。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接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站是故宫。历史悠久的紫禁城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角,给特朗普留下了深刻印象。 

  坚定文化自信 当好“两创”探路者先行者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坚定扛起文化大省的时代责任,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立足丰厚齐鲁文化资源,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走出去”,自觉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

  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山东出台了《山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立足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把研究阐发放在首要位置,采取项目化办法,实施了古籍整理工程、“儒学大家”计划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一批重大课题相继启动,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出炉。2018年,山东评选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26个。目前,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在扎实推进。

  “互联网+文化”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迎来新发展

  

  一直以来,文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强大的融合力。业内人士和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正在迎来新发展、新平台、新生态。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表情包、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产品纷纷重点打造节日内容,每逢假日在刷屏朋友圈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另外,伴随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文旅市场也迎来了一大发展机遇——“文化IP”。有代表委员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产品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丰收,也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走进英国课堂”活动在伦敦举行

  “中华文化走进英国课堂”活动在伦敦举行
  14日,中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代表俞慧洵(左)在“中华文化走进英国课堂”活动中,向英国小朋友们讲述中文图书中的故事。 张平 摄

  “中华文化走进英国课堂”活动14日在伦敦一所校园举行,成为此间正在举行的伦敦书展上的一大亮点。活动由中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举办。作为参加全球图书业最重要的春季盛会伦敦书展系列活动之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代表俞慧洵女士一行6人,走进伦敦布罗姆利区的毕科利公园小校(Bickley Park School)的课堂,向该校师生赠送了上百册中文版《望梅止渴》《草船借箭》等中华文化传承绘本丛书。

  《隋书》修订本面世,见证学人传承接力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又有新成果。继《史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魏书》《南齐书》《宋书》后,该系列第八种《隋书》修订本面世。近日,《隋书》修订本出版暨“隋代的意义”学术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新中国古籍整理项目中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堪称“人气王”,牵动着学界和读者视线。《隋书》修订本主持者吴玉贵、孟彦弘强调,“二十四史”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很特殊。

  值得一提的是,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凝聚了一代代学人的学术接力,充分展现了学术传承与进步。

  我们都是"红色传人"!济南将红色基因种进学生心间

  “我们都是‘红色传人’”!济南将“红色基因”种进学生心间

  在育英中学文化长廊,老师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百年历史。(赵晓明 摄)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

  追寻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景观,营造红色氛围;开发红色课程,弘扬红色传统;创新红色活动,激活红色血脉;续写红色梦想,塑造红色传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过去一年,济南市有学校根植本土,开设红色乡土课程;有学校以“八一”命名,讲述英雄故事,延展红色教育;有学校让学生走出校园,沿着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了一代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红色传人”。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图书阅读广场阅读。新华社发  

  如何让阅读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是不少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推动全民阅读,既需要出版单位出好书,还要引导人民群众读好书。”吴尚之委员说,面对茫茫书海,普通读者往往难以选择,应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公众推荐好书。读好书,好读书,日渐成为大众的共同追求。代表委员们相信,书香中国,值得期待。

  研究《说文解字》30余年 79岁书法家解读汉字奥义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何大齐书法作品。受访者供图

  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花费几十年时间研究古代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然后写了一本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对书法家何大齐来说,或许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一个心愿那么简单。

  他花了4年时间,把30余年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写了本书,取名《万有汉字:<说文解字>部首解读》,里边收录了《说文解字》里的540个部首,用毛笔写出释义,还手绘了插图,便于科普。在何大齐看来,中国文字的背后都是文化味。

  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

  

  资料图 

  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文书档案库曾出土5200余枚简牍,负责这批简牍文字释读工作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近期公布阶段性成果。据悉,研究人员目前辨识出千余枚竹简上记载了一种名为“六博”棋的行棋口诀,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汉代的社会风尚乃至兵制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跟随400余文物探秘青海往事

  

  展出文物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是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的重要途经地,也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省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由400余文物登场从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等方面讲述青海往事。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