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山东德州第四届德文化论坛暨董仲舒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德州市董子书院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德州市委宣传部、德州学院、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知名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在持续2天的时间内,在主会场董子书院,以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董仲舒在中国学术史上地位与影响,董仲舒“德”文化思想及影响,以及董仲舒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建构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董仲舒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其学说闪耀着中国传统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光芒,在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董仲舒不仅在两汉享有儒家宗师的盛誉,而且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制度化、民间化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曾振宇说,董仲舒的文化大一统思想,“仁之法,在爱人”“义在正我”的伦理观,以及“法天而行”“天人合一”“不与民争利”的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据史料记载,德州是董仲舒青年时期重要的活动区域,常年在此读书、授徒、研究天人学问,董子读书台、董子祠、董子书院成为德州历史上重要的“三董”建筑群,是千百年来德州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