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寻根

古人的“身份证”,都是啥模样

2018-06-06 09:02:00  作者:关山远  来源:解放日报

   

  古代龟符和鱼符的正反面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离不开身份证了,其实,早在古代,就有“身份证”了。

  最早的身份证是商鞅发明的 

  在大部分时间,古人是没有身份证的。从今人的角度来思考古人如何辨别陌生人,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古代没有摄影术,后人留影,主要靠画师画像,所以后宫女子一定要讨好宫廷画师,那时皇帝都是通过画像来看谁漂亮。王昭君当年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于是悲剧了,皇帝被毛画师给误导了,还以为随手打发了后宫一个庸脂俗粉。

  对绝大多数古人而言,他们没有能力留下自己的肖像画。事实上,那时只有少数几种人才能被画下来,比如通缉犯。古装影视剧里常常可见这么一幕:城墙上张贴通缉犯的图像,挤在人群中观看的某人,就是被通缉的那位。可见古代画师凭借别人之口描述画像的水平,不敢恭维。譬如在电影《新龙门客栈》中,千户拿一张通缉令来客栈寻人,太监们在一旁看热闹,不料被一人点了滴酒在人像额上,于是额上有痣的那个太监就成了怀疑对象。

  但古人也有类似今天身份证一类的比较完备的身份证明——“照身帖”,这也是可考的出现最早的身份证明。

  “照身帖”的专利要归商鞅。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全面推行变法。第一次变法的重要内容就是编录户籍,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这个户籍凭证,就是“照身帖”。在孙皓晖所著《大秦帝国》中,详细描述了“照身帖”的模样:

  “大门拉开,一个黑色长衫者走了出来。‘客官,投宿?’商鞅默默点头。‘客官,请出具照身帖一观。’黑长衫边说边打着哈欠。商鞅笑了,‘照身帖?什么物事啊?’黑长衫骤然来神,瞪大眼睛侃侃起来,‘嘿嘿嘿,看模样你倒像个官人,如何连照身帖都毋晓得?听好了,一方竹板,粘一方皮纸,画着你的头像,写着你的职事,盖着官府方方的大印。明白了?秦国新法,没有照身帖啊,不能住店!’”

  有名字、职业,还有照片和公章——“照身帖”跟今天的身份证很像了。令人佩服的是,经过商鞅的铁腕,“照身帖”深入人心。《大秦帝国》中的这段,写的就是商鞅因没带“照身帖”被拒之门外的故事。在明人余邵鱼的《周朝秘史》中,还形象地写了商鞅“作法自缚”的故事:

  “商鞅车马出城已百余里,忽听呐喊震天,人报朝廷发兵相追。商鞅大惊,忙跪下车,缷却衣冠,扮作隶卒逃亡。及追兵至,不见商鞅,虔谅其不能出关,且收其家属,及重金彩帛,各数十车,奇稀之宝,不可胜计,令武士押家属入咸阳,自率数百壮士追鞅。鞅走至函关,天色将昏,扮为商旅投宿,店主求照身之帖验之。鞅曰:‘吾无照身帖。’店主曰:‘吾邦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徒,如有受者,与无帖之人同斩,决不敢留!’商鞅叹曰:‘吾设此法,而今已及自身,所谓立法自毙耳!’又投它家,皆要验帖,俱备不收,直叩关门,关吏曰:‘商君设法,黄昏闭关,鸡鸣放关,今已至二更,决不放关。’勒复走回,正遇公子虔,即活捉囚之,宿于馆驿……”

  如果回溯到两千年前,揣测商鞅的心路,他在无奈之余,或许更多的还是骄傲吧——毕竟“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僧人游方要带度牒 

  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除了战乱与灾年,农夫们基本上不会离开土地与家乡。他们生活在一个狭小地域内的熟人社会中,不需要身份证明。如果在战乱与灾年,天下尽是流民,人命贱如草,也不需要身份证明了。

  在古代,需要身份证明的,往往是一些需要流动的特殊群体,比如僧侣。《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每到一个新的国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度牒去通关,度牒就是他们的护照。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中有这么一段——“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觑武松时,却是与我烘焙度牒书信并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两口戒刀,这串数珠。’孔明道:‘这个不须足下挂心。小弟已自着人收拾去了,整顿端正拜还。’武行者拜谢了。”连武松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都怕丢了度牒。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日本还藏有唐时的度牒文物,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非常珍贵。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没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称为私度。经官府发现,将会给予处罚,勒令还俗。因此,后世僧人游方挂单,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作为身份证明。

  正因为如此,度牒是稀缺品,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在唐宋时,官府还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史载,安史之乱时,御史崔众被委派至河东道向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银。宋人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卷四记载:“绍兴中,军旅之兴,急於用度,度牒之出无节。上户和籴所得,减价至二三十千。时有‘无路不逢僧’之语。”可以推测:如果碰到到处都是和尚尼姑,那么官府肯定是没钱了。

  一直到明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费发放度牒,结束“度牒银”制度。令人感慨的是,民间传说,明建文帝被叔叔打下南京时,没有自焚于宫中,而是化装成和尚逃走,当时他翻出了爷爷朱元璋留给他的一个密件,里面就有度牒一份。

  除了度牒外,古代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也有特殊的身份证明——囚犯。当然,他们拿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不是今天的判决书,而是面上的刺字。面上刺字,是古代惩罚犯人普遍采用的方式,既是肉体上的惩罚,更是心理上的羞辱。

  金龟婿的由来也与身份证有关 

  事实上,在明朝就出现过“路引”。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即“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古代这种证明身份的东西很多,名称也不一样: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不过这些都不属于小老百姓,而是官员的等级身份证。

  战国时,军官调动军队,要用虎符。“鱼符”则是唐高祖李渊的发明,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新唐书·车服志》中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在唐朝,“龟”是个吉祥如意的字,当时很多人名字中也用此字,比如“李龟年”。龟符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武则天一死就被废除了,但是留下了一个流行至今的词——“金龟婿”。

  明代官员用“牙牌”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清朝官员则用帽子上的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