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诗书

《传习录》:“活”的哲学

2019-08-01 09:16:00  作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曾参说过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传习”二字是指师徒之间思想的不断传授与研习。而明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传习录》的书名正是取自这两个字。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语录体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特别是“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理论,是儒学思想中最富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在贵州龙场,设立龙冈书院,教授学生安身立命的四句教条,即:立志、勤学、改过与择善。可见王阳明是将“立志”放在第一位的。那么,这个“志”在王阳明心中又是什么呢?在他十二岁读私塾的时候,塾师在和他们探讨立志时说:“读书登第是第一等事。”而自幼聪慧的王阳明就疑心老师的说法,认为“读书学圣贤是第一等事”。可见,在幼小的王阳明心中,他的志向是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贤。

  

  那“成圣”的起点又是什么呢?在《传习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反复强调这个起点就是“立心”,他认为心是人性之善的起源,也是生命的根本。

  其实,在中国儒学中一以贯之都非常强调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所以,在《论语》的开篇,孔子就要求后学:“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意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哥哥,谨慎而诚实,对人博爱,亲近仁人,在这一基础上“行有余力,则为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先贤对后学的要求是先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再去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能手。所以才会有“君子不器”之说,即君子是不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器皿的,也就是说君子是不会满足于只学会一两种技艺的。但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日益发达,分工日益细密,掌握某种技艺已成为我们谋生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有位学者曾说:“一切知识和学问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否则知识仅如登记簿上的账簿,学问只求把人训练成机械,是毁人以学的。”

  “立志”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操作?王阳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致良知”就是为善去恶,是在所有的内心选择与行事中恢复本性之善。这个观点听起来容易,却是对人格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在面对每一件事情时不保有主观偏见,不偏不倚,时刻保持“致中和”的状态,这谈何容易。正如王阳明自己所说:“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虽然“致良知”不易,但王阳明又提出了“人人皆可成圣”的观点。对于平凡的人来说,如何“成圣”?王阳明认为那就要在“事上磨练”,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每件事时都要力求“正心”,为善去恶,才能恢复“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

  从这一点出发,又引出了王阳明的一个重要观点,即“知行合一”。他在《传习录》中常用孝敬父母这件事来解释“知行合一”。他认为,首先要有孝敬父母的心在,到了冬天自然会考虑到父母是不是寒冷,就会想办法让父母温暖。如果只知道孝敬父母的这个“理”,而不去行动,就不是“真知”。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是一体的,“只要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心学”是“活”的哲学。活的哲学,是靠体验的,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正如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我们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磨练,时刻保持“诚意”之心,才能拔本塞源,祛除功利之心,使本心纤尘不染。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