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故事汇

什么魅力?秦始皇竟两次来到这里!

2017-08-15 15:11: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

  13岁时即位,22岁时亲理朝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便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他是秦始皇,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这样一位千古一帝,竟两次亲临成山头,究竟,成山头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据相关史记记载,秦始皇大大小小曾东巡过五次,其中东巡过山东三次,东巡山东中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到过成山头,可见,作为当时中国版图的最东端,成山头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

  秦始皇东巡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在泰山举行完封禅大典后,率领群臣经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和齐故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沿着渤海南岸东赴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在黄县停留期间,秦始皇召见了徐福。徐福奉命伴随秦始皇登莱山,祭月主。秦始皇一行人离开黄县之后,经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到达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今山东省荣成市境内),视察了当时疆域的最东端,并且祭拜了日主,在返回的路上,秦始皇等人登上了芝罘岛(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境内);然后南行前往琅琊郡,这次东巡,秦始皇命徐福带着许多金银财宝入海求取仙药。

 

  秦始皇第二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的春天。这一次,距上次东巡时间不到一年。秦始皇虽然在途中遭到韩国贵族张良派遣的刺客的伏击,但他仍按计划经黄县直赴芝罘,然后再次住进琅琊行宫。因徐福入海求仙未归,秦始皇没有拿到长生不老药,最后只好先返回咸阳。

 

  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这次巡行的路线是由南向北,最后到达琅琊行宫。为了射杀挡住求取丹药之路的海上大鲛,秦始皇一路乘船从琅琊港出发,经荣成成山头前往芝罘,一路寻找大鲛的踪影。

 

  亲临成山头为了啥? 

  秦始皇自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总共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其中有两次到过成山头,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两次巡视成山头呢?

  地理位置 

  成山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谓是秦国的“好望角",从成山头再向东,就是茫茫大海,充满未知,齐国是嬴政最后一个灭掉的国家,而成山头原本是齐国领土的最东端,十分重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的秦始皇当然要看一下最东面的天尽头啦。

 

  求仙祭日 

  成山头是日主居住之地,作为古时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这里始终有种神圣感,再加上秦始皇晚年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法,《史记》中曾经记载:“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川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成山日主即为八神之一,秦始皇到成山头也是为了祭拜日主,求长生不老之法。

成山头

  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2004年由于地处边陲风景宜人入选国家地理名片。

  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常年经受大风、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海域最大浪高达7米以上,成为中国研究海洋气象、物理海洋、海洋能源等的宝贵科研基地。成头山还具有中国少有的典型沙嘴、海驴岛上奇特的海蚀柱、海蚀洞等海蚀地貌以及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高度重视的柳夼红层等自然遗迹,具有很高的地质、地貌和海洋气候变迁的科研价值。

  成山头有典型的海蚀地貌,很受国内地质学家的重视。海蚀洞是在海崖底部的水平向及隧道形洞穴,位于涨潮与退潮之间,破坏性波浪不断冲击海岸,位于涨潮与退潮之间、满布弱线的岩石,受干湿交替、水力作用、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的磨损,流通过水力作用和磨蚀作用打击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弱区,侵蚀作用集中于弱在线,弱线因而被扩阔和加深,形成队道状形态的洞,称为海蚀洞,如海蚀洞贯通地面,令地面出现孔洞,我们则称地面上的孔洞为吹穴。海蚀洞的走势从入口处向内递减。

  成山头集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海湾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于一区,具有如此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这在中国沿海是罕见的、不可多得的。同时,由于地处独特的地理区位,又受到不同性质水团的影响,是中国北方海域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海域。

   (综合自:齐鲁壹点 百度百科)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