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故事汇 >掌故知鲁

曲阜文物掌故系列连载(二十二)——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

2018-03-26 16:44:00  作者:孟继新 石文学  来源:中国孔子网

  公元前479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去世了。第二年,鲁哀公把孔子的故宅设为寿堂进行祭祀,这里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祭祀孔子的庙宇,祭孔活动从此开始。

  传至今天的祭孔大典,整个过程给人以隆重恢弘、庄严神圣的感觉。当人们身处这盛大的祭祀现场,沉浸在这雅乐颂声之中,身心定会受到一次古代文化的洗礼,一种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殿内置一巨大雕龙贴金神龛,供奉着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之冕,身着十二章之服,手执镇圭。表现了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神态。孔子像前有一尊牌位,上书“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牌位的边缘上雕镂着条条金色盘龙。大成殿之后是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殿内供奉着亓官氏的牌位,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上罩木雕游龙飞凤神龛。每当有祭祀活动时,人们总是怀着崇敬之心,在孔子和亓官氏的像及牌位前,虔诚行礼。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孔府里还珍藏着两尊孔子和夫人的雕像,这便是“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这两尊雕像,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大成殿里的塑像还要高。

  孔子像高37.2厘米,宽15.5厘米,双膝前曲,正面蹲坐于台上,身着长袍,双手合抱于胸前。面部为圆长形,双目横长突出,高鼻合口,卷唇不露齿,唇上两绺八字胡,下垂三绺长须,两长耳外突。

  夫人亓官氏像高41.2厘米,宽16.5厘米。双膝前曲,正面端坐。身着长袍,腰束宽带,双手拱于袖内。长圆胖脸,双目正视稍闭,高鼻,小口合唇,左右两耳外张。头挽发髻,靠前部发髻右旁有一站穿孔,似插簪处。

  这两个雕像是衍圣公府的传家镇府之宝,历来被孔氏后裔奉为神灵,藏于府中秘不示人,相传这对楷木像为孔子的弟子子贡所刻(一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雕刻),史无据考。

  史载孔子生前有弟子三千之众,去世后,弟子们悲痛不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后,才依依不舍惜别而去。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侧筑起茅屋,继续守了三年。至今,孔子墓附近仍留存“子贡廬墓处”。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与孔子之间的感情深厚。《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消遥于门。曰:“赐,汝何其晚也?”可见孔子对子贡的思念之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子贡要在老师墓前服丧三年又三年了。

  六年,对子贡来说是漫长而又寂寞的。想必子贡在六年当中的每个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老师,缅怀着老师,那种对孔子的虔诚和崇敬之心是不言而喻的。夫子与师母的神态相貌时时浮现在眼前,浮动于脑海。子贡的感情难以抑制,于是取身边楷树之木把所思所想的形象雕刻出来,寄托自己的深切怀念。

  孔子的后人们,把孔子夫妇雕像视为祖传家珍,代代敬谨收藏,年年香火供奉。当传至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时,恰值北宋衰亡之际,社会时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一月,金兵攻陷当时的京城开封。五月,掳掠徽宗、钦宗二帝及赵氏宗室、后妃、金银珠宝、皇帝仪仗、典籍舆册、天文仪器、技艺百工等北撤而去。北宋灭亡。六月,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宣布即位,是为南宋,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当立足未稳之即,金人又来袭并继续南侵,迫使刚刚成立朝廷南迁避战。这是一次全体汉民的大劫难、大动荡、大移民。宋高宗率领文武百官、先朝遗民先后逃往扬州、临安(杭州)、越州(绍兴)、明州(宁波)等地,最后定都临安。

  衍圣公孔端友奉召扈驾南渡。据说,离家时是匆匆而行的,当时已无暇顾及万贯家财、金银珠宝,只是背负着这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行的。他们混迹于逃难的人流当中一路而去。一日,坐船行至镇江码头,大家饥寒交迫,疲惫不堪,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顿时乱作一团,眼见楷木圣像要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之时,突然一阵狂风大作,一个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金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人与财物都被巨浪卷走,便收兵而去。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这时,只见河面上,有三位神人护拥着楷木像踏云而至。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前去,把圣像小心的接过,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只见,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山神”四字。原来是故乡的山神救护了圣像,才免遭金兵掠夺的劫难。显然,这是一种寄托着极富情感的神奇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从中可以感悟到当时南迁的艰辛与磨难。

  时局渐已平息之后,孔端友的后人在衢州生息繁衍下来。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年),朝廷命建衢州孔氏家庙以祭祀孔子。因衢州与故乡曲阜南北相望,史称南宗。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历经27代,长达800 余年。然而,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虽然一直珍藏在衢州孔庙中,却也劫难不断。衢州孔庙因战火兵祸,曾先后迁建过三次,每次都经受着被劫或被毁的险境,但最终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所以,在孔氏家族后代子孙的心目中,孔子楷木像就是孔子的化身,是家族中至高无上神灵。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侵华日军发动了著名的浙赣战役,衢州恶战在所难免。衢州乃浙、闽、皖、赣四省要冲,入侵衢州的日寇头目听说衢州孔庙供奉着春秋时期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一件举世无双的文物,文化艺术价值巨大,企图劫取这一稀世珍宝。南宗嫡裔孔繁豪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圣像及相关祭器的安全,便向当地国民政府作汇报请求协助转移。于是,国民政府行政院派4名护卫并电令孔繁豪护送圣像向龙泉转移。6月1日,孔繁豪一行抵达龙泉县。孔繁豪租用了村民的房屋以供奉圣像及家人居住,并受到当地武装的保护。不久,警戒逐渐松懈直至撤出。9月7日,孔繁豪外出办事,房东到其住处索讨房租,与孔繁豪之妻发生争执,并有肢体冲突,推搡过程中致使圣像落地,圣像左须及朝笏被折断。后来,孔繁豪为了确保圣像不再出意外,访得当地巧匠仿制了一对赝品,而将真像密藏在衢州山区。

  侵衢日军未能掠得圣像,大为恼火,便纵火烧毁衢州孔庙藏书楼,大成殿用作日军营房,思鲁阁成为他们的马厩。庙内400余件礼乐器物及衢州钟楼的大钟一起被日军劫去。

  抗战胜利后,楷木圣像重新珍藏在思鲁阁中,为免日后真伪难辨,赝品被毁。  

  1960年,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又重新归藏于山东曲阜孔府。

  孔子夫妇楷木雕像历经各种劫难,穿越数百年时空,终于又回到故土。其遭遇也像是孔子及儒家文化一样,折射出艰辛和多舛。而今,我们更要珍惜这两件历史文物,更要将儒家文化弘扬、光大、传承下去。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