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释】
[1] 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 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 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 已经不是大国。
[3] 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 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 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 使民以时:朱熹《论语集注》: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 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 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 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胡氏曰:“凡此数者,又皆以敬为 主。”愚谓五者反复相因,各有次第,读者宜细推之。
《易经》释义
道千乘之国
《大壮》卦变为《兑》卦之象。《大壮》卦下乾上震,与《观》卦旁通。《大壮》《乾》为“道”,《观》《坤》为大车,《大壮》有众多千万之象,故而言“道千乘之国”。《大壮》卦《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乾》为天,《震》为行,雷行于天上,不能长久。《大壮》卦终变为《观》,《观》而后《噬嗑》。小人乘势凌驾天道而行,不能长久,有《噬嗑》卦刑法相待。治理大国或“道千乘之国”,横行霸道,也不能长久,有灭国相待。因此《大壮》三之五成《兑》卦之象。治理大国,不要以武力逞强好胜,应当以民众安居乐业为本,然后民众为了自己的愉悦才能拼死献身。《兑》卦《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由《彖传》可知,这里的“道”,是引导或治理之意。以下章句见《序卦传》。
敬事而言
《涣》卦之象。《序卦传》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崔觐曰:“人说,忘其劳死,而后可散之以征役,离之以家邦,故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涣’。涣者,离也。”虞翻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涣》卦《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民众散之以征役,当固其信念、信仰。《涣》卦终变为《丰》。《丰》卦《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泰》卦二之四,成《丰》。《泰》卦《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虞翻曰:“后,君也。阴升乾位。坤,女主,故称后。坤富,称财。守位以人,聚人以财,故曰‘成天地之道’。”虞翻又曰:“相,赞。左右,助之。震为左,兑为右,坤为民,谓以阴辅阳。《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郑玄曰:“财,节也。辅,相。左右,助也。以者,取其顺阴阳之节,为出内之政。春崇宽仁,夏以长养,秋教收敛,冬敕盖藏,皆可以成物助民也。”
古时国之大事,唯祭与戎。看重信仰和祭祀,为《涣》卦表象的所“敬之事”。《丰》《震》为言,为“君子以折狱致刑”,当谨慎而言,综合一起为“敬事而言”。且《否》《乾》为敬,《否》《坤》为事,《否》三之二成《涣》,《涣》《坎》为法,依法而言或说话合情合理,为这里的“而言”。综合一起可见“敬事而言”之意。
节用而爱人
《节》卦之象。《序卦传》:“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崔觐曰:“离散之道,不可终行,当以节止之。故言物不可以终离,受之以节。”《节》卦《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刘沅曰:“水无穷而泽有限,以有限而畜乎无穷,节之使不虚溢,故为节。适中而不渝,如竹之有节,故曰‘节’。数有多寡,度有隆杀,制为品节,使贵贱上下各安其分,德存于心,行见于事,商度。拟议,以求其中节,内外交饬之道也。” 马其昶曰:“议德行者,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或谓尚忠、尚文、尚质是也。”民众节制的合理,则民众才能诚实守信,看重国家事业。《节》而后《中孚》,按季节节度百姓劳作,则民众也会诚实遵守。
《泰》二之五成《节》,《泰》《坤》为“用”,《泰》《乾》为“爱”,为“人”,综合一起就是“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中孚》卦之象。《序卦传》:“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崔觐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则人信之,故 言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也。”《中孚》卦为四季周而复始,顺随四季而对待民众,不背离四季,就是不背离民众的根本。《中孚》卦辞曰:“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孔颖达曰:“信发于中,谓之中孚。鱼者,虫之幽隐;豚者,兽之微贱。人主内有诚信,则虽微隐之物,信皆及矣。既有诚信,光被万物,万物得宜,以斯涉难,何往不通?故曰‘利涉大川’。信而不正,凶邪之道,故利在贞也。”
《中孚》卦为四季周而复始,顺随四季而对待民众,不背离四季,就是不背离民众的根本。《讼》四之初成《中孚》,使用民力,但不于民争利,为此句之意。
则必行之(此句为孔子省略之语)
《序传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中孚》卦为四季风来雨往。《小过》卦下艮上震,《艮》为对时,《震》为行。《小过》卦表象的是万物莫不顺从四季时节而行,不能逃脱四季时节而行。故而按道法自然的规则,《序卦传》在《中孚》卦之后,排列的是《小过》卦。 对照四季的变化而变化,为“比行之”,为“小有偏差”,卦名为《小过》。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他人,役使百姓要合乎时宜。”
【评述】
1、“道千乘之国”是说,治理比较大的邦国,不要是民众怨声载道,要使得民众安居乐业;
2、“敬事而信”是说,治国要宽猛相济,既要使得民众有信仰、有德行,也要使得民众畏惧刑法;
3、“节用而爱人”,是说制定规章制度,注重客观规律和道德伦理,这样节度民众,则不伤财,不害民;
4、“使民以时”,征兵也徭役,不要违背农时,不与民争利;
5、做到以上四点,自然会得到民众的信赖和拥戴。
借助《乾·文言》对“元、亨、利、贞”的阐释,也有助于理解此句的含义。道千乘之国,为以利合义;敬事而信,为贞固足以干事;节用而爱人,为体仁足以长人;使民以时,嘉之会足以合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