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儒风商道 >热点推荐

马径张氏家族:百年儒商文化绵延不息

2017-03-15 13:29:00  作者:徐欣 俞洁 张燕  来源:宁波日报

 

图为饱经沧桑的马径张氏宗祠———永思堂

 

 

  坐落在江北庄桥街道的马径村,为北外环贯穿。顺小路穿梭而入,饱含江南韵味又各具特色的晚清古建筑群映入眼帘,沉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出自马径的名人名家数不胜数,近代兄弟外交官张斯桂与张斯栒,民国女诗人、天台宗高僧张汝钊,国药号张同泰五代……如今,马径张氏后人遍布海内外,家族文化、儒商文化薪火相传。

  入史册的马径名人盛多 

  一句流传百年的民谣俗语“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足见马径张氏家族当年的声望。张氏一族的历史,从宗谱记录上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建筑形制保存现状历明清至民国。而在张氏祠堂的一厢房崇德祠里,还记载着不少有名望的张氏族人。

  马径张氏家族“亦儒亦官、亦农亦商”。清代嘉庆十年(1805)杭城赫赫有名的“张同泰国药号”登上了历史舞台,延续至今。其家庙宗祠也从此开始改建扩大,戎昌虏、前新屋、乾坤房、后新屋等接踵鼎立于祠堂周围。“张同泰”第五代传人张鲁庵,还是西泠印社早期代表人物,善制印泥“鲁庵印泥”,收藏历代名家印章印谱,被誉为“海内第一家”。

  在宁波乃至浙江,该家族最引以为豪的是出了中国近代史上闻名遐迩的一对兄弟外交官——张斯桂与张斯栒,他们都是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其时正值五口通商,西风东渐,他们敏锐地感觉到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最终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载入史册的中国出色外交官。

  无论做官经商务农,传统文化在张氏家族世代传承。如通儒型人物张斯桂遗留著作《海宁塘末议》《使东诗录》《使东采风集》中,就处处可见其“自识处似儒家克己语,自解处似禅家参悟语”的传统文化底蕴。“耕读文化”成为马径张氏的“家族坐标”:宋、元、明立有私塾,清代始设义塾,民国时期还办起了马径小学,这在当时的宁波可谓凤毛麟角。此外还有民国女诗人、天台宗高僧张汝钊,其著作《绿天簃诗词集》《般若花》《海鸥集》《烟水集》均为后世宝贵的文化财富。

  “把根留住”张氏后人在行动 

  到了马径张氏族人的“祭祖日”,不少白发苍苍的“张家人”从海内外至张氏祠堂相聚。重修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的祠堂坐北朝南,由前进、左右厢房、戏台和大厅主体建筑所组成。该建筑布局规正、传统,做工精细,地方特色鲜明,是江北地区晚清宗祠的典型之一。位于祠堂中心的戏台比其他各地的古戏台高大,台口宽度达4.82米,而深度竟有6.4米,高1.57米,戏台由高达6米的石柱承托歇山翘角的亭顶,依稀可见当年的场面。

  张氏后人张惠康老人说,他小时候看戏,戏班多从宁波、上海请来,台上旌旗招展、刀枪闪光,武打跟斗轻轻松松,至今还记忆犹新。然年久失修,这座祠堂已显破败之迹,甚至部分结构岌岌可危。因此,当天除了祭祖仪式,张氏族人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修缮古建筑。

  52岁的张国健这次专程从美国旧金山赶来,为了“留住家族的根”,他和弟弟共同出资百万作为祠堂修复经费。“图纸已经出来,需要再完善,政府也给予了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接下来会和政府进一步商讨方案。”张国健说,“祠堂是文化遗产,更是海内外张氏族人的精神家园。”

  来自广州的大学退休老师张立法2010年偶然机会从族长处得到1926年修编的张氏族谱复印本,燃起了其修编新家谱的斗志。看到张氏后人不少已是耄耋老人,为了不让他们留下遗憾,也为了日后更多年轻后人能够找到“家族的根”,张立法耗费三年编撰了新家谱。“尽管不完整,但看着家谱,根的感觉更强了。”张氏族人纷纷感慨。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