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儒风商道 >看儒企

千年老街邂逅“小清新” 文创热成新风尚

2016-06-24 10:40:00  作者:廖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千年老街邂逅“小清新”文创热成新风尚

  福建泉州古西街新出现的有“90后”打理的传统汉服店。 廖静 摄

  行走于福建泉州千年老街——西街,主街内琳琅满目的热闹商铺随处可见,而隐藏于小巷中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民宿、手工店、画室等杂间,而最惹人注意的是,这里吸引了一群群“80、90后”的年轻人争先入驻,与西街年轻原住民纷纷“出走”形成鲜明对比。

  近年来,西街文创经济如雨后春笋,新兴起的手工衣服、手工饰品、手工食物等正装饰着西街。除了润饼等百年以上的传统老店外,这些新型文化产业也正一步步“侵袭”着传统味儿的老西街,成为街头具有“一颦一笑”的活态“新景”。

  “80、90后”玩转新业态

  1994年出生的文敏,齐腰长发,这个骨子里都是古典味的“90后”女生,热爱汉服、旗袍,她与同学在西街合开了一家传统服装私人订制工作室——“一平尺”,手工做衣服。在她们古朴的店里,一组组唯美的汉服写真,吸引着游客、当地人前往、驻足。

  她的店租在西街原住民的老房子里,前庭后院,仿佛百年前的“老泉州”。一大早,两人在狭窄的街巷中缓缓而行,路过几个转角,才能到达她们的店。一对红灯笼悬挂在老宅门口,伴随“吱呀”一声的开门声,她们一天的生活也就开始了。

  在幽长的西街小巷中,像文敏的这样的小年轻数量并不在少数。她的“搭档”咸英,同样是一名标准的“90后”。在咸英眼里,做一件衣服可能要花大半个月的时间,可是她却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她期待能够做出一件件有个性、有灵魂的衣服。

  而“窝”在另一条巷中的文创店的老板——李梓瑜,“80后”的她显得更为老成,她曾在北京打拼过几年,后来扎根西街。她也是看重西街这块“文化宝地”。她不仅开发民宿,还开了一家特色小吃店,同时她还自己设计明信片、杯子等伴手礼,相隔数米,就是她新开的文创店。

  与老街的“老”形成对比的她们,也迅速成为了西街一道新风景。

  新业态形成老街“小清新”

  漫步于千年老西街,满眼尽是些上了年岁的树木、古宅。宅子的构建也是百年前的钩檐、悬壁等古建筑模式,而房屋旁的树木大部分已经长到高出房屋数倍了。在这成排的古巷中,隐藏着这样众多古色古香的新店铺。

  “如今我们所开的店主要靠口碑吸引客源。”这样的一处处深藏在老街中的“新店铺”,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从做带泉州元素的文创作品开始,李梓瑜也一直试图用“最泉州”的东西,吸引着外来游客。“我为外地游客提供地接,给游客讲述每一个地方的趣闻轶事。”

  “西街有文化,泉州也有文化,但是如何把这种文化展现给来这儿旅游的过客们?”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缠绕在她心间。

  无论是吃的、喝的、用的,她经过多年的摸索,希望表达出一种西街文艺精神。于是,一种集民宿、伴手礼、特色小吃店的创意产业诞生了。她还跟泉州一些地方小吃店合作,共同推出泉州特色伴手礼。同时她还承接西街空间设计的任务,负责将一些废弃的民房,修旧如旧,在改装成画室、书店等。

  “西街是老街里保存较好的街巷。”这一直是“李梓瑜们”扎根西街的原因。同样,在“一平尺”汉服店内,也形成私人定制、零售,以及成批生产的生产模式。

  但她们也与一些老街外的一些工厂合作,由她们自己提供创意,满足一些群体需要成批量的衣服,但这一类衣服不会在西街展示出来。她位于西街的店面,主要是作为一个橱窗功能,展示中国传统服饰。

  李梓喻称,希望老店能一直留存下去,保持住西街的味道,但同时也希望新的业态入驻时,能够不改变西街原有风貌。同时,她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入驻的商铺进行把控,“形成有格调的西街。”

  “文创热”成老街新风尚

  “手工”“原创”“原生态”等是这些新店的关键词。首先在这群人的店铺设计上,一张从乡村淘来的木椅、一张留有青苔的石桌都是店铺中独有的装饰物。他们表示,期待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份传统格调。

  同时,他们也希望向外来游客传递一种精神,一种长久不衰的西街精神:千百年来,在西街,数尺之内,读书人、乡绅、市井小民和谐相处;佛寺、民房比邻而居;千百年来,一代代西街住民还保留仪式感十足的生活方式。

  作为传统文化的拥蹙,略显稚嫩的他们一直在探索。文化创意也成了他们装点老街最好的“武器”。因此,他们眼里,由古诗组成的一套杯子、手绘的创意地图、木偶伴手礼……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物。

  在闲谈中,李梓瑜一再表示,她希望西街能够留得住游客,同时也不要太过商业化。“因为在西街老住民的眼里,这里依旧是他们的根,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搬离西街,但是每逢初一、十五,原住民仍络绎不绝返回老宅‘拜拜’。”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一直以来,“西街人”陷入这样一个矛盾。可是这一群“新西街人”,他们却很坚定自己的步伐。他们认为,西街是有生命力的,而他们很乐意见证西街生命力绽放的时刻。

  郁郁葱葱的西街小巷内,年长的原住民躬着背听戏曲、玩牌、散步,而年轻的西街“创客”们,或作画,或制衣,或做美食,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动人的生活新图景。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