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在日用伦常中唤醒文化自觉——郭齐勇教授谈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半月谈·文化大观》作者:高菲 2020-06-29 08:55

  几千年来,儒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时值当下,一些人以不屑的心态对儒家文化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认识儒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道:“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只有先了解儒学并良好地运用其思想,才能让儒学进一步走向世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再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此,《半月谈·文化大观》就文明互鉴及如何做好儒学的传播与传承等话题采访了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


  正本清源,增强文化自觉

  文明是多姿多彩的,文明互鉴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相伴相生的。在郭齐勇看来,世界文明的发展不可能没有交流和互鉴。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主动的交流和互鉴,要有主体意识。作为2017年“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的获奖者,郭齐勇多年来多次在海外、港台大学或学术机构讲学,2019年10月在法国巴黎所做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的演讲,曾吸引了很多国外的专家前来聆听。“做这些事情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郭齐勇说。

  郭齐勇认为,有一些人对儒家文化抱有成见,除了外国人之外,其中也不乏中国人。“比如说外国的汉学家,他们一般很重视道家思想以及除儒家外的诸子百家、佛教道教等,对于儒家文化,却不那么重视。很多学者认为儒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因而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看法,他们认为儒家文化的基因中没有对现代化有益的正面价值,会阻碍现代化发展。”对此,郭齐勇指出:只有正本清源,对儒家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才能让国内的年轻人与外国的学者了解到儒家文化到底是什么。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之于儒学,亦是如此。只有充分地了解与认识,并产生感情,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和传播。在郭齐勇看来,我们对儒学的了解还不够,文化自觉上还不到位。到底哪一些属于儒家文化?哪一些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哪一些内容是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哪一些是需要批评、检讨的?厘清这些问题的过程,正是我们深入了解儒学的过程。“我们对儒家文化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有评论,有认同感,然后才能做一些创造性转化的工作或者是对外交流的工作。如果我们自己对儒家文化正面的价值、负面的东西都没有分析清楚,那我们怎么能够传承、传播呢?”郭齐勇如是说。

  现在多数年轻人一提到儒学与传统文化都持否定的态度。比如说“孝”到底好不好?“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分析,要理清到底什么是儒家文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郭齐勇认为,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孝道,甚至有主张“以孝治天下”的。当然传统社会有愚孝愚忠,这都是有问题、要批判的。“现代的东亚文明中,在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各方面,还要继续坚持‘孝道’,并作一些现代的解读与转进。”面对日趋严重的高龄化社会,中青年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如何践行孝道,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对此,郭齐勇表示,儒家的很多观念,包括“孝”“忠”的观念在内,在现实中该如何转化是有文章可做的。“忠孝观念本身是有价值的,‘孝’是对长者、对父母,对社会上的老人的尊重。‘忠’的含义可以转化成忠于职守,秉持职业道德,对社会、对人民忠诚等等。”

  完整地读一遍“四书”,是为人处世之基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表现在何处?我们又该如何运用呢?“当今在讲‘家国天下’,面对现在的生态危机,以及精神文明上的一些偏见,儒家文化可以对现代精神文明做一些补充和滋润。无论是人和人的交往、人的追求理念方面,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明对话方面,儒家文化都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郭齐勇举例说:过去的家训、家规、家文化中就有很深的智慧,对于我们如何和谐家庭、教育子女,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儒学中还有很多管理哲学方面的智慧。同时,郭齐勇强调:儒家文化也很复杂,“五经”“四书”、宋明理学等经典、精英及民间的祠堂、族规、家谱等,都属于儒家文化,其中也有一些过时的东西需要扬弃,问题非常的繁复,要具体地去看待,并做一些转化。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已经开展了数年,儒学必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郭齐勇看来,儒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因材施教。小学生可以选读几段《论语》;中学阶段要把“四书”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背诵下来,认认真真地开“四书”的课;大学则需要再提升,把全部“四书”完整地再学习并做研讨。多年来,郭齐勇坚持在武汉大学的公共选修课上讲“四书”、讲儒学,他认为大学里学理工科的学生也需要对儒家文化有了解,台湾大学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傅斯年在台湾大学当校长时,每个台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必修“大一国文”6学分,否则无法毕业。这继承了中国大陆民国时期的传统,大一国文中的很多东西是经典性的文化。台湾大学曾要求所有大学生都要修一个学期的《孟子》,再修一个学期的《史记》。郭齐勇认说:“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把‘四书’完完整整地读十几遍,其中的理论对于我们做人、做事来说都是基本的涵养。阿拉伯人有《古兰经》,印度人有《四吠陀》与《奥义书》,西方人有《新约》或《旧约》,都有值得终身奉行、不断反省的经典。我们要有经典意识,中国人应该把‘五经’‘四书’作为基本经典。西方人的旅馆里面都放一本《圣经》,中国人的旅馆里为什么不能放一本《论语》呢?”

  反观当下,大众对于《论语》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本来普通大众都应该了解《论语》。在宋代以前,中国文化界主要流行‘五经’,宋代以后就开始流行‘四书’,这就是文化下移的过程。‘四书’在过去并不是很高深的文本。在西北地区的墓葬里面,考古学家发现了汉唐时期的很多童子学习《论语》的抄写本。”在郭齐勇看来,在现代社会,给老百姓宣讲、解读《论语》,大众是能够理解的。在形式方面可以采取选编“《论语》一百条”“儒家箴言三百句”等,通过乡村儒学、社区儒学等方式让大众去了解、接受。

  儒学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谈到未来儒学在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方面可能会产生的贡献和影响,郭齐勇说:“儒学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做出贡献。比如其宇宙观念,对天地自然的看法,对今天的生态环保会起到一些作用。儒学中的‘整体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读有启发意义。儒家有很多关于秩序建构、德性修养、内在超越等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会起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儒释道、宋明理学亦可以针对现代的精神危机来起一些调节心理的作用,但是不能把这个作用过分夸大。”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对儒学的了解太少了,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孔子、孟子、二程、朱子、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等。法国的高中教材里面有很多法国传统哲学家的一些内容,而中国现在的教材里面传统的东西太少。”郭齐勇指出了儒学的发展传承现状。“作为中国人,应对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思想有更多的了解。”

  对于一种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思想来说,我们只有正视它,了解它,才能去审视它,运用它。悉心体味,才会发现,原来儒学并未脱离日用伦常,反而,指引着我们精神旅途的前进方向。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