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作者: 2021-03-01 13:4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是密切相连的,因而忠孝思想世代传承,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忠孝是我国古代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自古以来,对于一个人最低的评价莫过于不忠不孝。只要被冠此恶名,哪怕其身具经天纬地之才,亦为人所不齿。忠孝观作为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传统美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修身做人、立身处世、成家立业、为官从政、治国安邦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忠孝观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孝?如何做到孝?这样的问题是为人子女常常需要思考的。《尔雅·释训》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父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中包含的内容却很多。让父母能吃得饱,穿得暖,是善事父母;让父母不为自己担心,能为父母分忧,也是善事父母;让父母心情愉快,颐养天年,更是善事父母。善事父母,是由一颗爱父母的心,进而生发出来的各种爱父母的言语和行为。倘若爱父母只是表现在行为上,而没有一颗真诚的心,这种行为便不会持久。 

  《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孝”的内涵,孔子进行了充分阐释和解答:现在所谓孝顺的人,就是能给父母饭吃,但就是狗和马,也都能有饭吃,若没有孝敬的心在里面,怎么区别这两者呢。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最难,如果仅仅是儿女多干活多干事,父母有酒有饭吃,这也很难称之为孝顺。孔子这两个回答,针对的是当时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古代社会,没有养老保险制度,父母年龄大了,丧失劳动能力后,主要靠子女养活,很多人认为能给父母饭吃就是孝顺。但如果给父母饭吃,没有好的脸色,父母也不会开心。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了一个“敬”字,就是尊敬孝敬父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提倡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强调子女孝心的重要。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是说父母年龄大了,越来越容易得病,所以子女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忧虑父母的疾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这是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父母的延年益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为父母能够陪伴自己的时光越来越少而感到忧虑。此外,孔子还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都是讲孝不仅是“养亲”,更重要的是“尊亲、敬亲”,也表达了行孝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孝心的引导下随“机”而变的。 

  要做到孝,除了讲求敬心之外,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成书于汉代的《孝经》对此有专门的论述:对天子来说,要“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就是以爱敬的心对待亲人,同时要推行德教于四海的老百姓。对诸侯来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要求诸侯不骄傲,不蛮横,遵守国家法律。对卿大夫来说,要“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一切言行都依照国家的法律、社会的公德,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对士阶层来说,“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用忠诚来服务上级,保守自己的官职。对庶人来说,要“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是利用好天时地利进行耕耘,遵守法度,勤俭节约,奉养父母。 

  忠者,德之正也。《说文解字》中讲,“忠,敬也,尽心曰忠”。忠就是尽心尽意,将心意贯彻于对象中。忠于国家,就是尽心对待自己的祖国;忠于人民,就是尽心对人民服务。“忠”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定公曾经问孔子:“君事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主对待臣下用礼节,臣下对待君主要用忠诚。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中,礼是对君主的要求,忠是对臣下的要求,礼与忠是相对的,双方都有义务。孟子也非常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一味地要求臣下尽忠,这是愚忠。但在中国长期的君主专制社会中,君主和臣下的地位不对称,君主往往左右着臣下的命运,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即是这种不平等君臣关系的反映。 

  忠不仅适用于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也适用于社会关系。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把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尽心竭力作为自己三省吾身的首要内容。社会之中,人与人的交往不像家庭这么亲密,这时“忠”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忠”是为人处世应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只有做到忠,人与人之间才能互信;只有做到忠,人们一起做事才能放心;只有做到忠,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忠”的价值在中国传统社会被一再弘扬,人们赞扬忠的言行,鄙视不忠的言行,视不忠者为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孝与忠在实践中是紧密相连的。家是国的基础,孝是忠的基石。一个在家不孝顺父母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忠于国家。历史也一再证明,凡是不孝顺的人,在国家危难关头,往往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甘做卖国贼,大肆出卖国家利益。孝与忠都要求人们秉持一颗真诚的心。这种真诚的心,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培养的。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家国同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忠孝渐渐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为子孝父母,为官则忠于国家,成为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优良传统。 

  二、正确看待忠孝观 

  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孝”的内涵愈益丰富。首先,要做到奉养父母。《礼记·内则》记载:“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外,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对父母奉养,要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让父母从心里和耳目上感到愉悦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奉养父母。其次,要做到爱敬父母。在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关照父母的精神生活,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敬,何以别乎?”《大戴礼记·曾子立孝》记载“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再次,在爱自己父母的基础上推及爱他人。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在此基础上,如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最后,泛爱天地万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有云:“鸟兽鱼虫莫不爱。”《礼记·祭义》引孔子话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一体,大化流行,生生不息,不是把大自然看作征服战胜的对象,而看作是朋友。 

  说起孝道,宋代陈侃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陈侃是浙江瑞安府永嘉县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侍奉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此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朝廷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后人作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忠与孝一脉相承,是君子的实践规范和道德底线。东汉马融有感于孔子写了《孝经》,忠与孝并列却没有专门的经典来进行论述,于是作《忠经》。《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对忠的含义、标准、目的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并分章对社会各阶层应履行的忠道一一进行了阐述。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须各尽其忠,同心同德,便可感动天心,各种美好的祥瑞都来相应。这就是忠的力量所致。对于朋友,为人谋能做到尽心尽力即是“忠”。对于臣子来说,“事君能致其身”即为“忠”。对于君王来说,要“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对其进行引申,“忠”不是狭义地尽忠或听命于某一个人,而是更广义地对大众的服务奉献。 

  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可谓尽忠的典范。在金兵大举进军中原之时,面临山河破碎的形势,岳飞力主抗战,曾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他率领岳家军抗金破敌,屡建奇功,连金兵也不得不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奸臣秦桧却卖国求荣,陷害忠良,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还我河山”的凛然正气及“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历史上,生活中,忠孝有时候往往不能兼得,甚至会产生“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宋代包拯28岁中进士后在江西建昌做知县,但因父母年老体弱不能跟他到江西去,包拯便辞掉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在古代,假如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在外做官,这是违背伦常的。父母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一般都会跟着儿子。但不知何故,包拯的父母没有跟随儿子,包拯没有贪恋官位,毅然回家奉养父母,直到几年后父母去世,他才重新踏入仕途。 

  讲忠孝,要明大义,顾大局。荀子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为人要服从大道而非服从君主,要服从大义而非服从父母,这才是“人之大行”。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忠”和“孝”并非“愚忠”和“愚孝”,而是提倡在具体情形下的“权”。“权”就是实事求是,依照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权”的标准是“道”和“义”。“道”“义”是高于“忠”与“孝”的道德准则。当君王昏庸,威胁国家利益,则应该依照“道”来行事;当父亲无理,骄傲蛮横,影响家庭家族和睦,则应当依照“义”来行事。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英雄郑成功孤守台湾。他的父亲郑芝龙却投降清军,并多次写信给郑成功劝他投降。面对这种忠孝难两全的情况,郑成功大义灭亲,拒绝了父亲的劝降,坚持抗清直到最后。抗战时期,汪伪政权有个部长叫梅思平。他的女儿梅爱文面对着亲情和国家大义的选择,毅然决定断绝父女关系。她在1939年12月5日《浙瓯日报》的显著位置发表了一份宣言,文章标题就是《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的爸爸》。这篇近800字的反汉奸宣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震惊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抗战士气。 

  三、新时代如何尽忠尽孝 

  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然而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不应将其束之高阁,而应该去积极践行。忠孝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和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调理社会关系,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近年来,我们常常能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还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忙于工作和生活,只能以金钱表达自己的孝心,更谈不上对父母的陪伴与关心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儿女不可能长期守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方式也必然会有所变化。孝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表达。首先要做到自爱、自立、自尊、自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古人云“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德行上有损伤,都是不孝的表现。其次,保持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兄弟睦,孝在中”,让父母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生活,也是尽孝。此外,要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哪怕通过电话或视频表达关心和挂念也能起到抚慰的效果,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把赡养老人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也是国家对孝道的一种推崇。 

  对于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来说,忠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我们尽忠于君主,但是要尽忠于国家,尽忠于民族,国家的利益所在和全民的幸福所系,要尽全力去维护,而不是对于特定个人的尽忠。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应如何践行“忠”?首先,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是每个干部的义务和责任,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家的繁荣强盛,才有家庭的富裕安康。假使国家陷入贫穷落后、动荡不安,普通百姓家也不会有安宁之日。国与家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辩证关系。所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就是忠于家庭。其次,忠于自己的事业和职责,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每一个领导岗位上的人,都应该把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时刻牢记于心。忠于自己的事业和职责,做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干部,这是新时代“忠”的具体体现。再次,忠于朋友,为人办事尽心竭力,成全肝胆相照的道义。在朋友之间做到忠,就是讲究信用,为人做事不三心二意。信用是社会互动的基石,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更是一刻不能缺失。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忠孝观不仅是世代传承的优秀思想,同时也融入了我们的法治社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利益”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等法律条文对“忠国”和“孝亲”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忠国孝亲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秉持忠孝二字,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忠国孝亲亦是人类社会持续进步与发展的要求。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实现和睦,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必将有质的提升,这就必然会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