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人物|刘梦溪: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要把准正脉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9-05-15 08:32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学术研究 

  刘梦溪早年研究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同时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史;后转入文化史、学术史和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并关注当代文化建构和文化批评,涉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重建的研究、国学研究、文化价值重构的研究、陈寅恪研究、马一浮研究等。

  他素以学风严谨、思想明通著称,所涉猎的学术领域均有著作出版,是当代有影响的文史学者、文化学者和国学大家。

  国学观点  

  1.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要把准正脉

  大家都希望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精华,或是国学最核心的东西,能够跟教育结合起来。我多次讲过,如果国学不跟教育相结合,不跟民众相结合,只是专家研究的事情,那它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就很有限。古典应该进入现实生活,尤其应该进入课堂。

  去念古代的经典,我们要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不是形式上的东西,更不要走到邪路上去,比如算命卜卦等封建迷信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要坚持走正路,把准正脉、正轴。 

  2.弘扬中华文化从读《论语》开始 

  文化的问题根在教育,如果没有发达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并具有现代理念的教育,文化发展也很难前进。

  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建立国学课。要读书,选最有亲切、最能够进入我们的伦理和生活的是《论语》。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学问上有一点成就的,没有一个不是从《论语》中得到帮助的。

  3.人类社会所有礼仪 精神内核都是“敬”

  人类社会的所有礼仪,其精神内核都是“敬”,也就是孔子讲的:“为礼不敬,举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没有“敬”,任何礼仪都没有什么看头了。“敬”不仅是对他人而言,主要是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自生自在的庄严,可以叫“自性的庄严”。“敬”是自生的,是人的一种不可予夺的内在志气。孔子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这个不可夺的“志”,就是“敬”的精神。

  “敬”与“诚”相连接,中国文化一向讲究的“诚可以通神”,所谓心诚则灵。“敬”和“诚信”,是中国文化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价值理念。

  

  

文化语要 

  ◎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以文化复兴为条件。

  ◎国家的重要文诰,包括外交文献,适当使用一点文言,会显得典雅庄重,增加文体的庄严。

  ◎我主张读一点经。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国学课,主要以“六经”的内容为主,从《论语》、《孟子》入手,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期以百年、几百年之后,使中华文化的源头经典“六经”,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知识点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概念

  刘梦溪: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经过学者的研究辨析,用学术理念加以透视概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传统文化得以构成和传衍的规则、理念、价值和信仰。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