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春秋

探源:孔子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吗?

2019-05-08 16:27:00  作者:  来源:观点与视角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从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后,孔子的儒家学说曾经长期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思想,历代帝王都非常尊崇孔子,几乎历朝历代对孔子都追封称号,以示尊敬。 

  最早册封孔子的是东周时期的鲁哀公,他封孔子为“尼父”。到了汉代,汉平帝刘衎,他也是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给孔子的封号是“褒成宣尼公”。唐代的玄宗皇帝,则给孔子的封号是“文宣王”。注意,从这个时候起,孔子的“爵位”已经由“公”变成了“王”。按照古代的礼制,“王”是仅次于“帝”的爵位。 

  在奉为正朔的中原地区,孔子被追封的最高“爵位”是“王”,而孔子也是有过“称帝”的历史的。西夏的人庆三年,西夏仁宗皇帝册封孔子为“文宣帝”。虽然这个封号属于偏安一隅的旁支政权给予的封号,但也从侧面表明即使偏邦异域,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孔子的伟大贡献和儒家文化的价值。 

  最后一位给孔子封号的封建帝王是清朝的顺治皇帝。这位帝王出于对汉文化表示尊崇的需要,也可能觉得给予孔子“王”、“公”之类的封号并不能显现其伟大的文化贡献,于是取消了以前“王”、“公”之类的字眼,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顺治皇帝给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封号是顺治二年的,到了顺治十四年,朝廷又再次颁布诏令,再次册封孔子。不过这次修改了封号,改为“至圣先师”,去掉了“大成”与“文宣”两个词。时隔十二年时间,为何在封号上会有如此变化,时至今日以无法考证中间的缘故,不过顺治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册封孔子的皇帝。 

  到了民国时期,孔子的封号被确定为“大成至圣先师”,这个封号也是孔子的最后一个官方封号,被沿用至今。据统计,历朝历代对孔子的册封总共达到20次,可见中国人对孔子的崇拜是穿越时空的。 

  不过,孔子不但受国人的尊敬,孔子及其儒家文化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孔子不但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其思想都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例如法国的伏尔泰就曾经称赞孔子为“东方智者”,德国的莱布尼茨倡导要“热烈地赞美儒学”,英国的李约瑟就直接称孔子为“无冕皇帝”,美国的爱默生则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将孔子的贡献与美国的“国父”相提并论。 

  在中国历代王朝的20个追封称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先师”总共出现了6次,可见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乃至至今的1400多年里,人们总体都是认同“先师”这个称谓的。“先师”的字面意思是“前辈老师”,但隐含的意思则有“开创先河的老师”的评价。古人在封号的字眼选定上是非常严格的,一定会缜密论证、反复推敲,孔子“开创先河的老师”这个称谓的确是有事实依据的,因为孔子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 

  在东周之前,也就是孔子出生之前,是没有专门的教师这个社会职业的。当时的普通百姓,也就是“庶人”、“小人”等社会下层的民众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权利接受教育的,知识文化是有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阶级所独享的权力。掌握这些知识文化的贵族,同时也担任着朝廷的官员。这些“师吏一体”的官员既是职权范围事务的专家,拥有者“独门”并世袭的知识,同时这些人也担任着培育贵族子弟、传授文化知识的责任。 

  到了东周末期,西周时期建立的封建体制开始没落,社会已经逐渐发生变革,史书上将之称为“礼崩乐坏”。具体表现就是一些诸侯王开始侵吞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一些下层民众因为军功或者其他原因跻身上层乃至成为新贵族。有进必有出,有上必有下。一些原来处于贵族阶层的人也被迫褪去贵族的光环,失去贵族的特权,逐渐沦为平民。 

  在这样的社会阶层持久而深沉的“换血”过程中,孔子家族也由原来的贵族成为了平民。一方面,这些失去了土地资源以及其他特权的“原贵族”也需要生存,另一方面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要求享有受教育权利,也就是获取知识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一方面有资源,里一方面有需求,于是一个新的供求关系便建立了。也正是这种新关系的建立,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职业。 

  这些以往掌握着文化知识资源的没落贵族,开始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招收门徒,创办私学,以学生的供养来维系生活。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一个获得了知识,一个既施展了才华,也获得了生存。孔子,也就是乘这个“时”而动的第一批人。 

  孔子最先创办私学,也是当时招收学生最多的私学教师。传说孔子曾经有学生三千人,其中学业有成的“贤者”有七十二人,史称“孔门七十二贤”。所谓“星火燎原”,孔子的这一创举,不但让当时的更多人受到了系统教育,也为以后的教育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所以,孔子才会被后世的人公认为“先师”,因为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