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礼乐

男婚女嫁的“老礼儿”你知道多少

2018-09-27 09:50:00  作者:  来源:“金鼎古籍”大风号

  华夏古国几千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古代的经典婚礼习俗,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即使时代变迁,古代“凤冠霞帔,大红喜服”渐渐淡出,但可以回味一下这具有象征意义的习俗文化。大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任何社交细节上都能体现,婚礼自然也不例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众多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很多礼数正渐渐被遗忘。所以小编要带各位重新感受礼仪之美! 

  1、三书 

  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 

  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说媒)、问名(合八字)、纳吉(男方备礼后通知女方,婚事初定)、纳征(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 

  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嫁妆 

  指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5、上头 

  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6、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7、红盖头 

  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于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8、哭嫁 

  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9、拜堂 

  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于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0、闹洞房 

  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11、三朝回门 

  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事实证明,传统的中国礼仪的确极具魅力。 

  上述介绍到的只是凤毛麟角,类似的传统风俗还有很多很多。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