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寻根

拉开文人画大幕 原来“胸有成竹”说的就是他

2018-08-08 13:56:00  作者:卜松竹  来源:广州日报

  大凡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梅兰竹菊是很常见的题材。特别是宋代以后的文人画,画这四君子画得更多。历史上有个人画墨竹很厉害,他叫文同。“胸有成竹”这个词,说的就是他。他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先锋。他的竹子,笔墨扎实而不僵,气韵灵动而不滑,非常耐看。他的作品流传到今天的很少。好在有那么一件,就收藏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这件堪称国宝的画作,足以名载史册。

  收藏家的善举 

  成就了一件镇馆之宝 

  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墨竹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同《墨竹图》基本为同一稿本。图中墨竹由左上方伸展下垂,枝节舒展,竹叶向背,由浓淡而分,俨然一种不甘俯屈之意,是文同传世作品中屈指可数的佳作。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翁方纲、清代广东书画鉴藏家吴荣光以及晚清政治家康有为曾为此名作写下了鉴藏题跋。此画在乾隆年间为广东顺德温汝述所有,后归鉴藏家吴荣光收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至莫元瓒先生手中,后由莫先生捐赠予广州艺术博物院,成为艺博院镇院之宝。

   

  文同《墨竹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 

  看完了画,我们来看看文同这个人的简历。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称。擅诗文书画,以善画墨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

   

  文同(资料图) 

  以一人擅画一物而开派,毫无疑问文同是个高手。就好比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至少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有被封为艺术准则的实力。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最早开始画竹子呢?材料不足无法搞清。有起源于关羽、王徽之、顾恺之等多种传说。北周大诗人庾信有“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回”的咏画屏诗,可知当时屏风画上是有竹子的。这距离今天已经1400多年了。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上有绿竹二丛,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上色竹之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说唐“萧悦,协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白居易还专门写过称颂他的《画竹歌》,“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诗人的夸张之余,也说明萧悦的画艺非常高。可惜他的画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看不到。

  学者、文物鉴藏大家史树青先生指出:“萧悦以后,五代时的李坡、李惺、黄荃、黄居寀,北宋的文同、苏轼、崔白、燕肃等,在画竹方面都有一定成就……在上述的画竹名家中,承先启后的大家,当推文同。”

  “胸有成竹”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整体观 

  宋代虽然常给人积弱的印象,但文化艺术大发展,在很多领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比如词、画和以瓷器为代表的手工艺品。因着绘画的抵达巅峰,墨竹绘画也迎来了最重要的发展时期。由于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一大批文人、特别是文坛领袖的青睐,很快便成了一门独立的画科。《宣和画谱》将绘画总分十门:“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果门”。墨竹独立成门,可见人们有多爱它。

  目前所能看见的最早的纯粹意义上的墨竹画是五代时李颇的《风竹图》。不过李颇的创作对后代影响不大。现在普遍认为,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墨竹”的是文同。研究者评价,从历史上看,墨竹正是在文同以及受其影响的绘画家、鉴赏家的努力下才在中国文人那里占据一席之地的。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创新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墨的作用,画出了竹子的神韵和性格,所谓“文湖州最后出,不异杲日升空,嚼火俱熄,黄钟一振,瓦釜失声矣!”

   

  李颇《风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同总结了画竹的基本原则,自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即为“胸有成竹”的来历。苏轼画竹受文同影响很大,他在《与可(即文同)画货彗谷堰竹记》中记述了文同的一段话,“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史树青先生指出:“这里虽然说的是画竹,却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艺术见解。即以画竹比作一个事物的整体,如果凭着抽象的创作动机和支离破碎的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一枝一叶地去拼凑,其作品必然达不到‘神似’的境界。”

  和苏轼既是表兄弟 

  又是艺术知音 

  有研究者指出,文同一生正处于北宋王朝由强盛走向衰退,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时期。面对政治的腐败,文同多次要求调离京师甚至辞官。文同很关心百姓疾苦,也很受百姓爱戴。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他把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修身养性之道,把庄子、陶渊明作为知音。竹子虚心亮节,中通外直,坚忍不拔的自然特征成为文同表达其不屈不挠,旷达亮节内心世界的最好载体。他将自己的住处周围种满竹子,还取了“墨君堂”“竹坞”“霜筠亭”“此君庵”(墨君、筠、此君都是竹的别称)等诸多名号。

  在文同的仰慕与传播者中,苏轼是最为重要的人物。这对表兄弟“竹石风流各一时”,成了墨竹的倡导者。他们在创作实绩之外,理论贡献也很高,如“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达者寓物以发其辩”等观点,涉及到艺术观察、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要旨,其意义不仅在于绘画,对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借鉴的价值。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墨竹逐渐被赋予新的内容,获得新的声望,在文人间广泛流行,主要归功于苏轼对文同墨竹的赞赏。可以说文同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的宣传。文同认为:“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有时文同还会特地在画幅中留下空白,只等待苏轼一人加以题咏。苏轼的绘画创作也受到文同的启发,如米芾评论苏轼的墨竹画:“运思清拔,出于文同与可,自谓与文拈一瓣香。”实际上,两人虽然关系密切,气味相投,但总共也只见过两次面,更算是长期笔友。

  文同墨竹多为士大夫收藏,当时很多人来向他求画。苏轼曾云:“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人持练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米芾记“文与可每作竹贶人,一朝士张潜,迂疏修谨,文同作纡竹以赠之,如是者不一”。也就是说他送画,还根据对方的气质等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发挥,可以说是很用心了。苏轼曾写信向文同抱怨,在不少相识的士大夫家里都看到了文同所作的墨竹,而他只拥有“一竿”,因此他专门令人去求画。于是文同送他一件《筼筜谷偃竹图》,自言“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文同送给苏轼的这一竿竹子非水墨竹,乃是着色竹子。苏轼收到竹子后,精心装裱,并作赞语。文同送了很多画给人,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宣和之时,御府之中所藏文同墨竹不过十一幅。元代之时,仿文同墨竹画的作品相当多,真迹已经非常少见,著名的鉴赏家汤垕所见真迹不过五本,而伪作就曾见到三十本之多。

  *原标题:那几丛竹 拉开了文人画的大幕。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