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诗书

《祭十二郎文》的背后:作为家族支柱的韩愈

2019-06-27 10:43:00  作者:  来源:“大唐星沙日记”大风号

  null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的代表作,历来为学人所赞颂,清代入选了《古文观止》,当代又入选了语文教材,这篇文章情真意切,较之唐代常见的骈四俪六的祭文,确实生动百倍。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位叔父为何对侄子感情如此深刻,仔细梳理韩愈的家史不难发现,韩愈在家族中,实在是顶梁柱一样的角色,这在任侠使气的唐代文人中是不多见的。

  《论语》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为仁”,抛开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说,他确乎是将孝悌为仁做到了极致。

  韩家的男性,每一代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平均寿命却不太长,自韩愈的祖父韩睿素开始,没有一个活到了六十岁。韩睿素官至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长史,生了四个儿子,仲卿、少卿、云卿、绅卿。

  韩云卿文名卓著,与李白是忘年交,后来成就也最高,官至礼部郎中,是实打实的“显宦”;韩仲卿比云卿稍差一点,也是从六品上阶的秘书郎,职位清要。

  韩少卿任职当涂县丞,李白说他“死节于义”,但安史叛军并未进攻到当涂,我怀疑他是死于永王李璘之祸,他很可能没有后裔;年纪最小的韩绅卿,做到了扬州录事参军,有个儿子叫韩岌。

  韩仲卿的长子韩会、次子韩介都死得很早,韩会算是韩家长房长孙,他文才突出,官至中书舍人,当时的宰相元载很欣赏他,后来元载失势,他受到牵连贬官韶州刺史,死于任上。

  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倒是留下来两个孩子,一个叫韩百川,一个叫韩老成,韩老成过继给了韩会,也就是“十二郎”。

  韩愈是韩仲卿的小儿子,他和“十二郎”韩老成年龄相差不远,少年叔侄如兄弟,所以韩愈跟韩老成关系格外亲密。可惜的是韩老成早死,留下两个儿子,长子韩湘当时十岁,次子韩滂,此外还有一个女儿。

  韩愈一个人,将整个家族的重担挑在了肩上,他自己七个孩子,加上韩老成的三个孩子,就有十个了,韩愈一路做的官都没什么油水,他性子又耿直,多次贬官,养活这么多人可不容易。

  除此之外,韩云卿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韩俞,他性格豪爽,喜好“声色狗马”,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死后留下了三男两女;另外一个叫韩弇,死于边疆战事,他也留下了一个女儿。韩俞和韩弇死的时候,孩子都还很小。

  韩弇的女儿跟着母亲寄人篱下,先后住在外公和姨妈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直到韩愈任官之后,将她许配给李翱,这才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元和元年,韩绅卿的儿子韩岌病逝,韩家第三代八个男丁,就剩下了最小的韩愈,这年他三十八岁,官至正五品上阶的国子博士(还是非正式的代理官员),无论官职还是辈分,都是整个家族中最高的,堂兄弟韩俞、韩岌的孩子都小,这一大摊子事,统统落在了韩愈的手头上。

  作为长辈,韩愈当仁不让,他将韩俞的五个孩子都养了起来,至于韩岌留下的三个年幼的孩子,韩愈没有很明确的记载,但多少也是会要关照的。

  韩俞家在开封,为了便于照顾这些孩子,韩愈甚至申请以国子博士身份分教东都生,也就是改在洛阳上班。韩俞的两个女儿成年之后,分别嫁给四门博士周况和幽州节度判官张徹(张和李贺是好朋友),这两位都是韩愈的学生。

  后来,韩愈还将韩老成的女儿(韩湘的姐妹)嫁给了太学博士李于,唐朝人在婚嫁这件事上很功利,假如没有韩愈主持,这几个女孩的婚姻大事,可想而知会是一塌糊涂。

  这样的忙活还只是一个开端,当时医疗条件很差,环境也很混乱,人均寿命短,十二郎过世以后,韩愈的大半生,是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度过的,翻开韩愈的文集,家族祭文、墓志铭之多,触目惊心:

  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疏谏迎佛骨,贬官潮州刺史,他自己的女儿韩拏,就在贬官途中夭折。

  一年之后,韩愈量移袁州,韩老成的二儿子韩滂病死,年仅十九岁。

  韩俞的女儿,嫁给四门博士周况的那位,年纪轻轻就过世。

  韩俞的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张徹,长庆元年死于幽州军叛乱,张徹怒斥叛军,随后被杀。他家境贫困,“妻子常有饥色”,可想而知,韩愈连侄女婿的后事也包揽了下来。

  韩老成的女儿嫁给了李于,结婚几年之后病死,而李于也在长庆三年死于丹药中毒。

  长庆四年冬,为家事操劳大半辈子的韩愈过世,时年五十七岁。皇甫湜为他写墓志铭,称“族姻友旧不自立者,必待我然后衣食嫁娶丧葬”,个中辛酸,外人是很难想象的。

  韩愈的教育方法应该不错,加上他屡掌衡文之职,门生故旧遍天下,子孙就要顺畅得多,他的长子韩昶中进士,后来接父亲的班,就任国子博士,同样是五十七岁过世,韩家前后四代,没有一个男丁活过了六十岁。

  唯一“千秋万代”的,是韩愈的侄孙,也就是十二郎的儿子韩湘,他同样考上了进士,官至大理丞,后来被拉进了神仙的行列,这可能是韩愈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