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_中国孔子网

马一浮

来源:作者: 2017-11-30 17:10:00

  (1883~1967) 中国现代哲学家。原名浮,字一浮、一佛,以字行。又号湛翁,别署蠲叟或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幼承庭训,深受旧学之熏陶。戊戌年(1898)赴绍兴县试,名列榜首。戊戌变法后,科举废而新学起,与谢无理、马君武等于上海同习英文和法文,并共同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译著介绍斯宾塞等西方哲学。1905年赴美,1907年再东渡日本,皆专攻西方哲学和文学。辛亥革命时期,积极追随孙中山。蔡元培任教育总长,聘马一浮为秘书长,但未久即辞职而去。后目睹国是日非,袁世凯复辟称帝,军阀混战不息,自度无力以拨乱救弊,遂潜迹杭州西湖,发愤专研国学。30年代后期,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以大师名义讲学于浙江大学。1939年夏天,又担任四川乐山复性书院(1945年改名为“儒林书院”)的主讲和总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继被聘任为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并任历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特邀委员。1967年病逝于浙江杭州。其一生读书不辍,勤奋治学,不求闻达,专以弘扬儒家传统文化为己任,同代学者对其学问文章和人格风范颇为景仰,誉之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主要著作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等。此外还遗有大量的未刊手稿,有待整理付梓。

  马一浮的学说似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再现,但亦具有时代性和论理性的特质。其核心思想是“六艺赅摄一切学术”,认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泰和会语》)即是说,以《诗》教、《书》教、《易》教、《礼》教、《乐》教、《春秋》教为“六艺之学”,则意谓六经并非是生硬僵化的教条,实乃是六种学术文化或生活方式。六艺是常、道术、本原,它条理粲然,圣人的知行、万物的聚散或一心的体用,皆体现于兹。人们欲求事物“当然之极”,或尽心义理之实施,除此别无其他的途径。“圣人用是以为教,吾人依是以为学,教者教此,学者学此。外乎此者教之所由废,学之所由失也。”(《复性书院讲录》卷二)因此,儒家六艺之学是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代表和源泉,不仅“赅摄”中国的一切学术文化,“亦赅摄一切西来之学术”,即西洋学术亦在“六艺”之内。由此他断言,六艺之道炳然常存,与天地、人心相维系共生灭,亦为世界人类一切学术文化的归宿。其次,马一浮在哲学上坚持儒家的道德本体论。主张以“性”为本体,强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他说:“即物而穷其理者,即此心之物而穷其本具之理也。”(《复性书院讲录》卷一)理性作为道德之本体,又叫做“仁”,故认识的目的和作用在于道德,不在于闻见,在于立身做人。“圣人之学无他,只是气质清明,义理昭著。”(《尔雅台答问补编》卷一)“学问之道无他,在变化气质,去其习染而已矣。”(《复性书院讲录》卷一)既然“理是同具之理”“知是本分之知”,故不假他求,唯反身而求自在本心,则人当可获得真知识。马一浮整个学说是继承并融会贯通地接受儒家各派思想,其哲学倾向和实质则更接近陆九渊和王守仁。他多次表白,一生弘扬儒家文化的目的,不在于保存国粹,抱残守缺,而是为了发挥儒家的道德精义,使之适应于现代和未来。

  《复性书院讲录》 马一浮著。共6卷。有1942年10月复性书院刻本。是书为马一浮于复性书院讲课记录整理而成。卷一,题有:开讲日示诸生、学规、读书法、通治群经必读书举要。卷二,题有:群经大义总说、《论语》大义。认为欲通治群经,须先明《论语》的微言大义,故本卷内容乃以《论语》为纲解释《诗》《书》《礼》《易》《春秋》的大义。卷三,题有:《孝经》大义序说、《孝经》大义。卷四,题有:《诗》教绪论、孔子闲居释义、《礼》教绪论、仲尼燕居释义。卷五,题为:《洪范》约义。卷六,题为:观象卮言。全书阐释其“六艺赅摄一切学术”的主张,认为六艺之道为本为常,举本常则能范围天地万物,尽性修身,“圣人之知行在是,天下之事理尽是,万物之聚散一心之体用悉具于是,吾人欲究事物当然之极,则尽自心义理之大全,舍此末由也”。这充分反映了作者尊孔崇儒的立场观点。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