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结晶与思想引领,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根本态度,阐明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理念和当代使命,为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6月14日是...
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连日来,世界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琴瑟和鸣连接世界,用文明对话了解彼此,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共同描绘人类美好明天。
文化“出海”,除了要明白“海”在哪里之外,还有两个关键点:拿什么“出海”?如何能“出海”?二者结合在一起,则落脚于文化“出海”的话语建构。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领导文化建设历程中,逐步...
洛阳之南,两山对望,伊水中流。龙门石窟内,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埋头作业。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微波水分仪、超声波无损检测等技术……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保护水平,让有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风采永驻。
纵观文明发展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血脉之所以绵延不绝,既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辈辈守护,更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和人民需要,与时俱进、与日俱新。
中华文明可久、可大、可新,如同奔涌了五千多年的大河,虽然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时仿佛停滞,但总体上是不断吸纳百川,奔涌向前的。中华文明生命力源于固本开新的智慧与开放包容的胸怀——既坚守文化根基,又...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
6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6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1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开幕式并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刚果(布)外长加科索宣读萨苏总统贺信,论坛成员国100多位部级官...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6月1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中非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指引,将持续激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1日在湖南长沙会见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的非洲多国外长。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代表齐聚长沙,遵照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共识,全面推进落实《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和曼谷等地发布“《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I”(以下简称《文明长卷I》),并举办...
6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4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7000...
6月11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市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举行。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浙江全省各级文博机构将陆续推出各类文博主题活动270余场,为公众提供文博展览、社...
汇聚网络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6月10日至11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大会期间,举办了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等活动,与会嘉宾围绕网络文明建设热点话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发布了2025...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4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6月1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中非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指引,将持续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不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包括主题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以及“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文艺演出等,各国常驻联合国高级外交官、联合国秘...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6月的维也纳晴空舒朗,草木清润。由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和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共同举办的“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10日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
6月10日,世界迎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连日来,国际社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此为契机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对话中携手应对时代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发展与进步。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代表齐聚长沙,遵照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共识,全面推进落实《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2025年6月10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来临之际,世界各地陆续举办多场相关庆祝活动,在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当下更显珍贵。
汇聚网络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6月10日至11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今年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去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应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应有之义。
文明多样,和合互鉴。中国与埃及,人类文明星空中交相辉映的璀璨明珠。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的智慧,滋养着多元共生;埃及文明则怀拥尼罗河的恢弘气度,彰显着开放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共建“一带...
时值国际档案日之际,各地档案活动异彩纷呈。尘封的卷宗走出深锁的库房,以生动姿态贴近寻常百姓——档案这一“无言”的历史记忆载体,正悄然焕发新生。
文化、科技、产业相伴相生,交相辉映。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弦歌不绝,“我的韶山行”思政大课生动鲜活,文学名篇《岳阳楼记》千古传诵……湖湘文化蕴含着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让我们从一座书院、一堂大课、一个...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
2024年春天,阿联酋“百校项目”示范校哈姆丹学校和亚斯学校40名中小学生代表分别用中文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路桥公司启动了联合培养肯尼亚本科生项目,刚刚高中毕业的林奈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2017年,林奈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学习,攻读工程管理专业。
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7日在深圳闭幕,该大会举办于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6月10日)前夕,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
6月7日晚,跨界融合文物活化舞台剧《青铜·花腰》在云南省昆明市演出。该剧将云南民族民间乐器与青铜器文物活化相结合,用戏剧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在数字技术重构人类文明形态的当下,持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既是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其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和精准把握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深厚的...
6月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2025年第五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
大语言模型技术日新月异,为社会数字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塑造未来势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高质量语言资源、大规模优质语料等已成为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支点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中文在支撑科技创新、服务...
当下,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中,“Z世代”年轻人不在少数。以河南博物院为例,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共接待观众3.73万余人次,其中18至35岁人群占...
我们的论题是“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之“与”字让我们可以将此题目理解为对于“与”所连接之双方的某种比较。于是我们就可以说,儒家思想如此,现代文明如彼,二者如何不同,或二者如何相近...
6月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召开警示教育会。贯彻落实全省警示教育会精神,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
走进位于希腊首都雅典闹市区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大楼,一股清幽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时间长河中,被深埋的历史会以怎样的方式重回人们的视野?
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文明包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特定时空环境中形成的集体经验、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追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文明之间的交汇日益频繁。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是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