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儒墨丹青 >传承研究

中国书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保护

2020-03-17 12:44:00  作者:李思峰  来源:中国孔子网

  汉字在世界众多民族文字中颇具特色,其在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不仅仅是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还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中华文化的象征。2009年9月,汉字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使得书法艺术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走向了世界。

  一、书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书法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扬雄在《法言·问神》中就提出了关于书法的美学见解:“书,心画也。”唐代张怀瓘也在《六体书论》说:“书者法象也。”《现代汉语词典》中,“书法”被释义为“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2009年中国书法“申遗”时的解说词——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心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则是第一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书法进行了新的定义和阐释。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字形、结体、笔画的演变,逐渐具有了特殊的审美意义,并且造就了中国书法造型多变、种类繁多、颇具特色、美不胜收的艺术发展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汉字书法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对中国汉字书法文化及其作为书法源头的最具说服力的肯定性评价。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文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审美规范及艺术标准,这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汉字的书写乃至书法艺术的加工,所以,中国书法首先是书写者个体的精神象征,它凝聚、荟萃了中国人的智慧。其结构的建筑美、节奏的音韵美都以最直观的形式,流露出历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乃至哲学层面的体悟和追求,蕴含了中国古典的艺术精神。

  二、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应用

  中国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十分漫长。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早的古汉字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国书法艺术就萌生于此时。因为这些汉字已开始讲究书写的线条美、对称美与风格美。其中,甲骨文就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金文(又称铭文),指的是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充满了理性色彩”,说明文字发展至金文已渐趋成熟。但是,汉字书法艺术的真正自觉则是在汉末魏晋之间(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

  中国书法在继承、革新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即不再使用其他六国的文字,通过对秦国之前使用的大篆(籀文)进行简化,规范汉字的统一书写形式,并称其为小篆。直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隶书才取代了小篆。隶书,不仅使汉字的书写渐趋简便、字形渐趋方正,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这可以说是在原有汉字书写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有益革新,为之后其他书体的形成及演绎打下了基础。其实,纵观整个汉代历史,已初步完成了汉字书写的关键性转变,并基本具备了汉字书法诸体,“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不仅如此,汉代末期,书写材料上也有了创新和突破,除笔、墨、纸、砚外,金、石、竹、木,乃至丝织品都可以加以利用,成为汉字书写的载体。

  自古以来,书法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用于日常交流的书信、著作,还是用于官方信息传递的诏书、公文,在印刷术出现以前都是用书法书写。另外,在国家的祭祀、典礼,平民的节庆、丧葬等仪式中,往往用书法撰写铭文、名册、对联、墓志铭,以寄托或庄重严肃、或轻松喜乐、或哀悼叹惋的思绪与情怀。由此,在私宅、官衙、店铺乃至险峰陡崖上均可目睹中国书法的风采。更为重要的是,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知识分子能否被铨选为官员,实现自己的仕途理想,因此,中国人是颇为重视书法的。

  当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有实用性和功利性,还具有审美性和超越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通过灵活的线条、跳动的韵律,表现出对自然、社会、生命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个人的审美追求与性情志趣。一支笔、一幅字,就可以在世俗社会中找到一片净土,达到心灵的自由。文人在不断钻研、磨练的过程中,书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与技法;而且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风格,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及其《兰亭序》、颜真卿及其《祭侄文稿》、苏轼及其《黄州寒食诗》等等。迨至今天,当代艺术创作、建筑设计也要从中国书法中汲取营养,进行创新。

  中国书法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的创造性,深受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在中国各地一般都有书法协会、社团、书法院等组织机构;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等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有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很多来中国的国外友人,往往选择以书法作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途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地方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中国书法。

  三、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如今,书法艺术逐渐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由高雅精英文化向通俗民间文化的转变、普及,显现出鲜明的大众化倾向。因此,需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培养书法创作人员、鉴赏人员,完善书法艺术的硬件设施和环境,营造积极向学、交流切磋的文化氛围。

  1.书法产业化

  书法产业化指的是在研习、欣赏书法审美价值之外,积极寻求、创造书法的经济价值,使书法更好地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相契合,既使书法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又可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书法在创作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的展览需求,要契合现代建筑风格,在章法、结体、形式上作出适应性改变和创造,不断开阔中国书法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与书法息息相关的装裱、展览、收藏、拍卖等行业。当然,在书法艺术产业化时,不能只能在竞争中消解书法的内在价值,使书法沦为经济的附庸。

  2.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八十年代初,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是全国最大的书法群众组织;2004年,又成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这是国家级的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另外,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也蓬勃发展,正积极倡导公益办学、社会办学,开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书法学习班,努力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目前,中小学校已开设了书法课程,书法理论知识也列入语文高考的内容;在高校中也开设了书法专业,已形成专、本、硕、博的连贯体系。

  3.保护书法传承人及书法作品

  充分发挥各地文化、非遗保护部门的作用,重视对当代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尤其是年事已高的书法家)的保护,利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记录、整理不同书法创作者的基本信息、精神状态、审美追求、作品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建档保存,挖掘并总结其创作理念、技法和经验,重视培养书法传承人,使书法文化的命脉和精神得到延续。同时,可以对历代代表性书法作品进行全面梳理、系统展览,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书法文化,加深民众对于书法文化的认知,激发其学习书法的兴趣,加强传承书法文化的硬件及氛围建设,使书法文化赖以生存的民间土壤更加肥沃。

  4.推进书法教育的社会化、大众化

  教育的大众化、知识的普及化,使书法创作不再只是少数人寄寓情怀的精致高阁,而成为了现代知识分子普遍追求的精神家园,任何兴趣爱好者皆可以学习、临摹甚至是创作,这可以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与血液。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可以为中国书法走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传承创新道路奠定基础,使其进展更加顺利。

  作者系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