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曾凡朝

《易传》易道本体刍议

2020-05-29 09:39:00  作者:曾凡朝  来源:

 

  摘要:本体问题是中西哲学始终关注的焦点,《易传》作者继承前贤成果,对易道本体问题进行了独到阐述,将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归为“易”或易道,并认为“易”道内涵阴阳、流变不息,为形上之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寂然不动、恒久存在,“易”道“易简”不繁、顺适畅达。就人的思维水平而言,它是继老子之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而且,《易传》关于易道本体的思想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为易学义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易传》;易道;本体

  人类思想史上,本体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古代思想的初始阶段,先哲们就自然而素朴地提出并探讨了这个问题;说它常新,是由于在以后绵绵延延几千年中,本体问题一直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根本问题,不断地被思想家们反复探讨做出各种新的解释,因而不断地变化形态,不断地发生转换与沉浮。

  古代,西方哲人力图从繁多的自然现象中寻求万物统一的根源,即本原或始基。古希腊哲学家万物的本原定位为“水”“气”、“数”、“火”等。巴门尼德第一个提出“存在”概念,在他看来,人的感官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现象世界,它是变动多样的,不真实的存在,即“非存在”。关于非存在的认识只配称为“意见”。在现象世界的背后则是一个不能感知的、不变、永恒和唯一的本体世界,这个本体世界才是真正的“存在”。关于真存在的认识是“真理”。哲学所探讨和追求的只能是存在和真理。由于存在只能被思维所把握,因而,它只存在于思维中,“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柏拉图继承了巴门尼德本体与现象个世界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真存在或本体界就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哲学追求的真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第一哲学”的概念。指出第一哲学就是以“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寻求“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后来被命名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学的本意就是关于最高存在的学问,也就是本体论(Ontology)。自从西方古代本体论确立以后,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的传统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形象地把形而上学比喻为一座富丽的庙堂内的至上神。

  中国同西方一样,很早就开始寻求自然的真谛,探讨世界的本原。西周末年史伯曾经提出“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以说明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国语·郑语》)周太史伯阳父以“天地之气”的运行说明地震现象。“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于是有地震” (《国语·语》)。在这里,伯阳父直接把天地之气联系起来,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解释四季变化和万事生灭原因,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会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同时,他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老子突破了原始的“五行”、“二气”诸说的局限,把“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体。《老子》书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在老子那里,“道”就是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是使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最高存在,具有本体的意义。《庄子》又把“道”称为“本根”,提出了“本根论” 《庄子·大宗师》篇描述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易传》作者吸取道家本体的探讨方式,从宇宙着眼,试图对世界作一总体概括的把握,它不满足对具体事物和个别现象的一般了解,而希望把握纷繁复杂世界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轨迹,并以此作为形而上的根据用来推演和指导现实的社会人生,认为道就是宇宙万物的终极依据和初始本原

  《易传》中,“易”最基本的用法有四:

  一是指《易》这本书。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经·系辞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易经·系辞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易经·系辞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易经·系辞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易经·说卦传》)

  二是指交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易经·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易经·系辞下》)

  三是指“变易”、“变更”。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易经·文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易经·系辞)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易经·系辞

  四指易道。(即宇宙本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经·系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易经·系辞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经·系辞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经·系辞

  《易传》作者将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归为“易”或易道,并在《易传》里反复论述天道、地道、人道的内涵及其贯通。“易”或易道做为统括天地人的普遍共存的本质、世界本体有如下特点:

  首先,“易”道内涵阴阳、流变不息。帛书卷后古佚书《易之义》开宗明义写道:“《易》之义,唯阴与阳。”全篇讨论阴阳卦象的道理。《易传》从阴阳的角度对进行了概定,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系辞上》)意思是阴阳运行变化太平和合叫做道。《说文》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为易”,是说“易”字字型上日下月,含有“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生变化之义(易经·系辞)。“象阴阳也”,是说日月象征阴阳。“离为日”、“坎为月”,“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也。”(《周易集解》引荀爽注《周易·乾卦·彖传》大明终始因此,易有阴阳之道,有交易之用,有循环迭运之机,有互根互藏之妙,它能“变”、能“化”、能“神”、能“寂”,天地万象都是它生成,“继之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系辞)而且,万事万物又要复归于它,“天下同归而殊途” (《易经·系辞下》)同时,易道阴阳蕴涵于天地人三才之中。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经·系辞下》)涵盖天、地、人,阴阳两端的矛盾运动构成易道。道通过阴阳流变过程客观地落实在天地人之中事物存在的根本,在于阴(柔、仁)与阳(刚、义)的交互作用。阴阳交感的过程,恰恰就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而《易传》作者又侧重试图从道的阴阳运动中重新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他们认为,人作为宇宙存在的个别,它基于阴阳范畴的运动过程,阴阳变化赋予人以善端,而充实完满此善端则需要人的努力。“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系辞易经·文言》释元、亨、利、贞,进一步指明以乾道为代表的阴阳变化之道,赋予人的善端即仁、义、礼、信。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真正突显出《易传》以天道启人道,寓人道于天道的思维理路。

  其次,“易”道是形上之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道是形而上的,与具体的存在物不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易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易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系辞)在空间上,“易” 道广矣大矣,遍及天地万物。“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易经·系辞如果天地没有易道,则天地万物将不复存在。“易不可见,则乾坤庶几乎息矣。” (易经·系辞天地万物生化流行是恒真恒实的,莫不体现道的本质。周流六虚,上下无常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易经·系辞),在时间上,“易”道贯穿万物始终,“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故《易传》指出:“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经·系辞天地万物变化莫测,无一定之成规,易的变化也是无形无体的。万物有形可感,“易”道变而无形,神妙莫测。

  再次,“易”道寂然不动,恒久存在。万物复杂多样,有生有灭,而“易”不生不灭,具有不移常理,“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经·恒·彖)这里的天地之道即是易之道。就“易”自身而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 (易经·系辞

  最后,“易”道“易简”不繁、顺适畅达。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简矣。”( 《易经·系辞下》)乾天坤地在化育万物的过程中,透显出易简不繁、顺适畅达的圆妙造化品格、方式与境界,令易简不繁顺适畅达成了宇宙大化之理的基本品格。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系辞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天道无为而善始,地道不劳而善成,天地万物的生繁衍皆发于自然,故曰易、曰简。也就是说,乾坤之道是宇宙间最简单易知而又最根本的道理。易道通过乾坤生化万物,不为而善始,不劳而善成。人之所为,亦当效法天地之道,如乾之易,如坤之简。如此则“易知易从”、“有亲有功”、“可久可大”,圣人之德业于是乎成。郑玄《易赞》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易传》关于易道本体的思想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易传》以作为最高的本体,以阴阳作为其最基本的范畴,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力图解释出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以把握复杂多样的现象世界,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就人的思维水平而言,它是继老子之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另一方面,《易传》从阴阳的角度对进行了概定,揭示了世界万物的阴阳矛盾属性及其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在人类的思维发展史上又是一大贡献。从易学自身发展的历史看,《易传》使《周易》从宗教迷信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易传》关于易道本体的思想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为易学义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易学义理派的重要代表曹魏时期的著名易学哲学家王弼力图探寻一个“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老子指略》)的宇宙本体。在他看来,由于形必有所不兼,名必有所不尽,所以堪为宇宙本体的,应是一种“无形无名”、即无任何条件性和局限性但又真有逻辑可推性的绝对。两宋以来,程朱派理学批判继承王弼易学思想,在以理为本的基础上改造玄学本体论,广泛吸收其他理学家乃至佛教哲学有关思维成果,在新的思想学术条件下对其理学本体论展开易学阐释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