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儒风商道 >图片报道

李建华:“厚道鲁商” 在困难中不断寻找新动能

2018-05-10 08:58:00  作者:  来源:中国山东网

  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企业家精神,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山东作为人文大省,在传承上千年的“厚道鲁商”精神熏陶下,改革开放的4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诚信有德,锐意创新的本土优秀企业家。 

  创新、冒险、敬业、诚信……每一个企业家身上都有各自不同故事和标签,在山东举全省之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之时,企业家精神会给每个行业乃至社会带来怎样影响?他们又会带领企业如何经历这场转型升级的洗礼?日前,中国山东网推出 “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通过面对面与省内优 秀企业家对话,感受他们不同的精神世界。 

  虽然造纸术发明于我国,但在上个世纪在造纸业高端环节,尤其是用量最大的新闻纸,国内需要进口才能保障行业需求。这种情况直到位于山东东营的华泰集团做强后才发生了改变。而对华泰集团的当家人李建华来说,从打破国外厂商对新闻纸的垄断,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42年的经营管理就是一个学习与奉献的过程。

  从1976年建厂的大王公社(现东营市大王镇)集体小造纸厂,到总资产300亿、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华泰集团用了42年时间。如今由于网络媒介的迅速成长,新闻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李建华所领导的华泰又将何去何从?对此,近日他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困难无处不在,华泰在这次市场转变中,已经提前布局,调成产品结构改造升级,打造”新闻纸+多元产品“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不断成长。

  35年不回家过年,带着别人干做给别人看 

  “办企业,就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富裕。”李建华的体会就是创业是最艰难的,刚建厂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70年代讲究的是领导必须带着别人干。“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你必须拼在第一线。”在领导岗位35年来李建华坚持6点前上班,风雨无阻。从未回家过年,大年初一,李建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员工们一起包顿饺子,感受迟来的团圆。为了激励员工,李建华以身作则,出门不坐头等舱,高铁不坐商务座,酒店不住五星级。如今,李建华的办公室仍然在80年代的老楼内:“我们主要把钱都放在了现代化设备上,不去去讲究那些生活和享受。”

  尽管对待自己十分严苛,但在带动华泰周边乡村致富的问题上,李建华从不吝啬。为了让周围村民有更多的收入,华泰将周边7个村的土地收到手中,一年给村民2000多万的补偿,让农村青壮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超前生产理念,基本实现零污染排放 

  谈及造纸,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臭气与污染。而在华泰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的生产线改变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行业的固有印象。“十五大”以来,华泰先后投资200多亿从国外引进6条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档新闻纸生产线,不仅一举改写了中国高档新闻纸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远销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新闻纸知名品牌。

  谈及当初治污的原因,李建华也是有过切肤之痛的。“建厂之初全部用麦秆造纸,用碱漂白,排出的废气臭气熏天,对周围村民影响很大,就下决心上治污设备。”他坦言,治污项目的投入让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不少,在效益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实际上是亏损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环保保障了企业的生命。于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华泰就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治污设备,“你不治(污)企业就关掉了,但治污后,我们的废水处理完都可以养鱼。”谈到这点,李建华十分自豪。

  如今,华泰投资5.8亿增添了热电布袋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化工二期污水处理等项目,近期实施中水回用及脱盐工程,基本实现了零污染排放。

  退休前培养一批能征善战的管理队伍 

  企业壮大后,李建华盯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目之所及除了行业兴衰,更有国家荣辱。

  新闻用纸是战略物资,21世纪以前,国内的新闻用纸全部依靠进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李建华带队去德国考察,德国厂商的高傲态度让李建华心中燃起了一团火。

  “他们的总裁说中国人没钱,只是过来游玩参观的,当时就没有理会我们。”

  此后,李建华7赴德国连续谈判,用4.5亿的投资拿下了价值16亿的生产线。生产线投入生产后,马上解决了中国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华泰也成为了全球单厂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基地。

  

  在企业具备一定实力后,李建华开始布局国际市场,按照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华泰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分别在山东东营、安徽安庆、广东新会建设了浆纸生产基地,形成了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三点一线”全国战略布局。飞速的发展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主动寻求合作。其中,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建设的SC纸项目、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合资建设的电子级、食品级高端双氧水项目,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国争光、争气、争得荣誉,我们应该有这个气势,我们不比外国人差。”采访中李建华多次强调,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为了留住人才,华泰推动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吸收相结合,提拔重用新人,“我现在提拔的所有新人,都是年轻的80后,最大的也不过75年的。”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机遇和供给侧机构改革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契机,李建华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在退下来之前,必须把一批能征善战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出来带动起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贡献。”李建华强调,企业要做强做大,而不是做大做强,通过内强管理、外抓市场,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