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览 |战“疫”当前 优秀文艺作品不缺位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20-02-14 11:08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众多文艺工作者的心。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曲艺、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体裁的文艺作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颂赞一线先锋勇士,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加油鼓劲。
抗击疫情 非遗传承人不缺席
当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正争分夺秒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时,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们也积极地行动起来,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宣传疫情防控的队伍之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门神年画
年画娃娃
“津派面塑”传承人张亚杰和他的面塑作品(2月11日摄)。为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逆行者”致敬,天津面塑艺人以战“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等人的形象为基础,创作了多个生动的面塑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新华社记者周润健摄
《生命卫士,抗击疫情》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传递对一线白衣天使的敬意,为医护人员的缩影而创作。河北邯郸市磁县的殷玲玲是一位80后,也是新生代剪纸传承人。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之际,她创作了各种主题的剪纸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礼赞抗疫事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的各位艺术家和艺术界同仁们也纷纷响应党中央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号召,以书画艺术创作表达在馆领导的带领下勇于担当的使命精神,积极投入到这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大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感人的瞬间,礼赞抗疫事迹,共谱爱的赞歌。
范曾《镇静》
王德芳《万众一心》
张彦《雨夜空援》
国家话剧院演员为“战疫”发声
刘佩琦、张凯丽、韩童生、倪大红等30多位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共同录制了《抗击疫情,国家话剧院在行动》视频,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向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在视频中,观众们熟悉的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以接力发声的方式,共同表示:“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是他们,为我们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平安,望你们平安归来。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我们十四亿中国人在一起,让我们团结起来,抵御疫情。愿这场疫情早日过去,愿民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致敬“巍巍南山”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一批“硬核”专家以及各地一线医务人员等群体中涌现出的众多闪光人物,成为当下的时代英雄,起到了稳人心、振士气的作用。
许多创作者们将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而2003年的抗非英雄、今年又以84岁高龄奔赴武汉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更是成为“图腾”一般的存在。剪纸、雕塑、书法、戏剧、雕刻、漫画、油画、水彩画……创作者们纷纷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致敬心目中的“巍巍南山”。
水彩画作品《白衣战士》 叶献民
漫塑作品《信心》 王增丰
粤剧作品《巍巍南山》 广州粤剧院
速写《钟南山像》 文麟(河南)
许多诗歌也在歌颂钟南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余楚杏的《南山风骨》中这样写道:“有一种武器叫真理/有一种责任是担当/有一种精神叫勇气/有一道风景称脊梁/有一声断喝万民安。”写出了钟南山的学人风骨。
用漫画表达心声
“广东医疗队加油”“百毒不侵 罩福万家”“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这些鼓劲、吉祥、暖心的话语,前段时间一股脑被享誉漫画界的“小林老师”画成漫画,贴在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所住酒店的走廊上。它们色彩鲜明、轻松活泼,又富有哲理、幽默俏皮,每天都吸引着过往的人们驻足观赏。
“小林老师”的漫画受到大家喜爱
“小林老师”真名林帝浣,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现就职于中山大学。2016年11月30日,他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助力“二十四节气”成功“登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节气申遗画作第一人”。
(综合:新华社 人民网 北京晚报)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