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年终特稿】凝聚文化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赵珂 2020-12-30 10:14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全国各地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孔子学堂”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2014年1月创办大型公益文化品牌——孔子学堂以来,始终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而开展传统文化的乡土化再造的课题调研、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孔子学堂适应时代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新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阵地。

  经过6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孔子学堂现已在全国推广建设了2000余家,其中乡村孔子学堂200多家。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开讲座、写书法、读经典、兴礼乐、办节庆、祭先贤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地、落实。通过儒家文化熏陶、思想引导,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致富信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精神力量,同时学堂也获得了良好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山东夏津拐尔庄孔子学堂作为全国首家乡村孔子学堂,以学堂为乡村教育基地,宣传儒家文化思想,把孝德、善举、爱心融为一体,通过设立孝善基金,用于该村的幸福工程、教育工程和公益建设。在乡村牌坊、文化墙宣传“二十四孝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现在的村庄婆媳融治、家庭和谐、邻里和睦,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

  “农家书屋”丰富农村学习资源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依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自2007年全面推开以来,各地农家书屋的建立及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书屋、爱上阅读。

  在山东寿光,洛城屯西村农家书屋建立以来,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了浓郁的“书香气”。村党支部以精准服务群众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盘活农家书屋资源,树立起乡村新风尚,凝聚起乡村新动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内蒙古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惠民建设不断满足农牧民文化需要,农民群众在农家书屋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增强了致富本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农家书屋数量的增多,图书量的增加,农家书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为农民朋友送上精神食粮、为脱贫攻坚注入文化动力,农家书屋便成了农民身边的“文化粮仓”。

  “村史馆”激活乡村文化记忆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留住村落历史文化,反映农村发展变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各地越来越重视村史馆建设,通过挖掘整理反映农耕文化和乡村社会发展的老物件、老技艺、老照片及组织人编撰村志,记录乡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成为人们留住乡愁、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山东庆云,该县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会,积极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度挖掘名人文化、八极拳文化、货郎文化、小枣文化等,将“乡村振兴”与留住乡愁相融合,2018年,该县已建成27处镇村史馆,虽然有的村史馆面积不大,却内容丰富,有生活、有风俗、有农耕文化等展示,这些老物件再现了各村由贫穷走向富裕、由农耕文明走向乡村振兴之路的艰辛历程。

  村史馆不仅让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动力。

  “孔子学堂”、“农村书屋”、“村史馆”的建设,不仅使村民物质生活层面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领域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样,成为推动文化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