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山东曲阜,千年儒风浸润,文明对话的钟声即将再次敲响。
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6米。作为常见的石质山岭,这里与那些巍然嵯峨的名山深谷相比,在高度和景致上并无奇绝之处。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倒计时3天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现代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化”。
7月4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
7月9日—10日,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即将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办。
7月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学术活动策划由“1+7”模式组成,即主论坛和7...
7月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等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倒计时4天
7月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
7月4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就本届论坛的主题设立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倒计时5天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系列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里每一处景观都镌刻着文化的印记。智源溪“逝者如斯”般蜿蜒流淌,坤灵洞传颂着孔子诞生的千古佳话,观川亭见证着“不舍昼夜”的永恒慨叹。这些被合称为“尼山八景”的自然景观,实则是文以载道的人文瑰宝,将...
7月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等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情况。
面对急剧发展的时代之变,当代的青年人将如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了彰显新时代青年对现代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对话的深刻理解与认识,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首次推出青年辩论会环节,多方面呈现新一代华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省拟于2026年继续推动实施国际知名学者“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该项目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山东大学共同组织实施。立足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常常以水作为修身学习的标准,并对水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品格。典籍中记载,孔子认为水有着“主量必平”“盈不求概”“淖约微达”等品质,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正日益...
济宁曲阜市东南约30公里处,有座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小山脉,其最高峰不过340多米,论雄、奇、险、秀,皆不出众;然而远远望去,此处五川汇流,五峰连峙,群峰舒缓,宁静和谐。
连日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会旗,飘扬于本次论坛举办地山东曲阜尼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主题条幅格外醒目。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
近日,复旦大学哲学课堂走进孔子研究院。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德峰与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孔德立联袂开讲,分别聚焦孔孟思想与阳明心学,共探儒家智慧的当代价值。复旦哲学课堂100余位学员与孔子研究院的专家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推进新时代儒学的研究阐发与普及推广,进一步促进儒学社团工作高质量开展,定于2025年11月中旬,在长沙举办第十二届儒学社...
暑期将至,不少游客正在为出游做攻略。来到曲阜,除了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锁定在城市东南方那座并不高的山——尼山。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并鲜明提出“四个要”,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
近日,《〈孝经〉正音释读》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尼山丛书·国学经典音注》第六册,选取《孝经》经典文本,结合学界最新的《孝经》研究成果,对文本进行重新注音、注释。本书以导言为领,章旨为引,正...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这个“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世界最大政党,领航着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无限。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6月30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活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出席并讲授专题党课。
2025年7月1日,我们迎来党的104岁生日。104年前启航的一叶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过风霜雪雨、越过激流险滩,已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中央八项规定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将中央八项规定喻为“铁规矩”“硬杠杠”,强调要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在关于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伟大建党精神”在其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千年弦歌,文脉赓续。《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谆谆教诲,“见贤思齐焉”的修身之道,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成立104年,执政7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恢宏史诗。
《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发亮相。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今年7月9日—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日前,《经济观察报》专访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
物馆建设试点省份。借此契机,溪口村整合本土手工艺、农耕文化和生态资源,将闲置民居、废弃厂房转化为文化空间,打造了一批别具一格的乡村博物馆。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以唐代上林署小吏李善德被迫运送岭南鲜荔枝至长安的荒诞任务为主线,在演绎“唐朝第一快递大叔”传奇故事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展示唐朝行政和法制的窗口——李善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6月27日,《儒学百科全书》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主持会议,并就高质量推进《儒学百科全书》编纂出版工...
6月27日下午,继红小学大型沉浸式思政课《冯仲云》正式开课!以舞台艺术为羽翼,载着革命先驱冯仲云的传奇人生翱翔于校园红色育人天地,开创“校史根基、艺术赋能、思政铸魂、家校共育”四位一体的新局面,为新时...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国际人文学术交流合作,6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2期)。“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意...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26日在港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于11月推出特别展览“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此展将汇集250件来自7家埃及重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所有文物均首度在香港亮相,其...
6月24日,济南市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晶一行到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主任周静亲切会见并座谈交流。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今天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林武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燕出席。
6月26日,“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主持会议,并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颁发证书。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