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陈霞:执政为民,枝叶关情——早期儒家“民之父母”观的现代启示

来源:《走进孔子》作者:陈霞 2022-07-01 09:12

  一、从《辞海》删除“父母官”说起

  据报道,2009年,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完成了它的第六次改版修订,其中增减完善了许多词条,而在删除的词条中,就有被大家熟悉的“父母官”一词。

  “父母官”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称谓。它自宋初正式出现,自古而今,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对地方为政者的称呼。那么,这个历经了上千年之久的称谓,为何会被删除呢?究其原因,乃在于人们认为“父母官”是封建遗毒,代表的是专制,是封建家长作风。而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为政者是人民公仆,而人民则是为政者的衣食父母。

  从“父母官”到“公仆”这一称谓的转变,实际上体现的是我们国家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伟大转变,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公职人员思想的不断提升。这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是,“为民父母”的思想真的就是封建的、专制的,不可提倡的吗?

  “父母官”一词是从古代文献典籍中的“民之父母”一词演变而来的。如果我们翻阅《尚书》《诗经》等儒家文献,其中多有对“民之父母”的记载与叹咏。比如,《诗经》中就记载说:“岂弟(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这是诗人在赞叹: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当然,这里的“君子”,并不仅仅是指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人格高尚之人,诗句中指的当是周天子,后泛指为政者。《论语·颜渊》中记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家语·入官》中记:“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其中的“君子”显然是指“为政者”。


《诗经注析》书影

  除了《诗经》,《尚书》中也记载周公谆谆教导即将分封于卫的弟弟康叔说:“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意思是,你对待老百姓要像养育婴儿那样用心,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定而得到治理。将老百姓比作婴儿,那为政者所扮演的就是父母的角色。可见,将为政者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以“父母”和“婴孩”作比,是中国早期政治治理的重要理念之一。

  实际上,“民之父母”观是周初统治者理性反思殷周鼎革的历史巨变、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治理而提出的“重民”“保民”思想的体现。《礼记·表记》记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受文明演进的局限性,夏商两代宗教色彩浓厚,主要是靠天命、神权来维护其统治,而周武王、周公等周初统治者,虽然仍以“天命”作为王权的依据,但意识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更注重人自身在国家命运中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认识下,周初统治者认为为政者只有“重民”“保民”,将老百姓放在重要位置上,才能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政权才能稳定长久。如何重民、保民?在这些古老的圣王最朴素的认识中,家庭伦理中的父母与婴孩无疑是最贴切的比喻。因此,在古代“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下,家庭中的角色延伸至政治,强调为政者要担当起“民之父母”的职责,要像抚育懵懂无知的婴孩那样来用心地对待老百姓。

  二、早期儒家的“民之父母”观

  在周人之后,以《诗》《书》为教的儒家更是继承与发展了“民之父母”这一思想。经过孔子、曾子、孟子等早期儒家的阐释,“民之父母”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为政者形象。

  在儒家的经典文献《礼记》与《孔子家语》中,都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其弟子子夏讨论“何谓民之父母”的言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初整理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也有一段类似记载,整理者直接将其命名为《民之父母》。上博简是战国时期的文献,《礼记》为汉儒编辑,《孔子家语》乃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但三者都记载了孔子的这一言论,可见从先秦至汉魏,人们对儒家“民之父母”的这一思想是如何重视!

  在这篇文献中,子夏引用《诗经》中“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的诗句,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民之父母。面对弟子的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孔子认为,作为执政者,必须通晓礼乐的本原,达到“五至”而施行“三无”,并用以普及天下;任何地方发生了祸患,必须首先知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是民之父母。


《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书影

  那么,什么是“礼乐之原”?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礼乐制度,儒家主张礼乐治国。何谓礼乐治国?难道是说谨守礼仪规则,懂得钟鼓琴瑟演奏,便能治理国家吗?显然不是,真正的礼乐治国,就是孔子在这里提到的“礼乐之原”。

  孔子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礼呀礼呀,难道说的仅仅是玉帛这类礼物吗?乐呀乐呀,难道说的仅仅是钟鼓这些乐器吗?《论语·八佾》也记载孔子的弟子林放曾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称赞他这是“大哉问!”并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与其追求仪式上的浮华与完备,不如提倡情感上的质朴与本真,这才是礼乐的本原之所在。可见,“礼乐之原”,说的就是礼乐的本性,是除却礼乐的外在形式而存于其中的真情实感。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礼之义”,而非“礼之仪”。

  实际上,“五至”“三无”也同“礼乐之原”一样,它们所要表达的都是一回事,那就是为民父母者,对待民众,虽然有一套外在的礼乐制度、政策法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通晓、掌握这些形式下的内在之义。这一内在之义实际上就是“情”“真情”,这一真情源于人的内心本性,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无私情怀!虽然孔子对“民之父母”的论述并未止于此,还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论述,但从这番礼乐之原与五至三无中, 我们已经看到孔子心目中的“民之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

  孔子之后,其弟子后学也顺着孔子的思路,对“民之父母”多有阐述。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被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作品,其中记载了这位先贤对“民之父母”的期待: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意思是说,作为执政者,要做到以百姓的好恶为政策指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那怎么知晓百姓的好恶呢?这就需要为政者“如保赤子”,即要像满怀爱意的父母去探知初生的婴孩的需求一样去探求百姓的喜好。出生的婴孩不会言语,但他的啼哭笑闹皆是内心有所求,对于这些需求,只有心怀赤诚之爱的父母才能够读懂。所以曾子说,以爱民如子的诚心去探求百姓的喜好,虽然可能不会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但也不会相差很远。其中讲究的是“真心”“诚心”。

  被尊为“亚圣”的孟子对“民之父母”也有进一步阐发,他认为,作为民之父母,不仅要从内心情感上关心民众,而且更应让这情感落到实处。《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他的话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这就是说,为政者好吃好喝,甚至连马都养得很肥壮,可是老百姓们食不果腹,面带饥色,饿死荒野。这样的为政者,就相当于率领着禽兽来吃人。兽类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那做老百姓父母官的,主持政治,却不能免于率领禽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因此,孟子认为,为政者,要让百姓有一定的“恒产”: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滕文公上》)

  “恒产”,就是一定的产业收入;“恒心”,就是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孟子认为,有“恒产”方能有“恒心”。老百姓如果生活难以为继,就往往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做出违法乱纪之事。如果等他们犯了罪再去加以处罚,这等于是陷害。所以贤明之君一定认真办事,节省用度,有礼貌地对待臣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如其不然,身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却使老百姓整年地辛苦劳动,而结果是连爹娘都养活不起,还得借高利贷来凑足纳税数字,最终一家老小抛尸露骨于山沟之中,那么作为百姓父母的作用又在哪里呢?因此,孟子认为,“为民父母”者,不仅要从情感上关心百姓,也不能忽略其经济生活。“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生活富足了,自然会有更高的道德精神追求,社会才会稳定有序。


孟子塑像

  通过以上孔子等早期儒家对“民之父母”的表述,我们脑海中油然树立起一个理想的“父母官”的形象:以最本真的仁心真情对待老百姓;顺应民意,与民同好恶;不遗余力地担负起带领老百姓发展进步的责任,为老百姓创造富足的生活,引导他们向上、向善!这样的父母官,不正是自古至今老百姓所期许的为政者形象吗!

  三、“民之父母”观与新时代政治治理

  “父母官”来源于中国早期理想的为政者形象——“民之父母”。虽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有所演变,有所背离初衷,但主要还是一个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为政者形象。像历史上的包拯、海瑞这些为民主持正义、清廉奉公的好官,人们都发自内心地称呼他们为“父母官”。即使在现代社会,对于那些体恤民情,处处为民做主的官员,老百姓还是很自然地称他们为“父母官”。像因公殉职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打黑除恶,执法为民,成为一方百姓的守护神。当地的老百姓都亲切称呼她为任青天、女包公、父母官。由此来看,在现代的政治治理中,提不提“父母官”并不紧要,关键是看为政者这个官如何去当。就像有人调侃的那样:倘若脸上贴着“公仆”的金牌,却骑在“主人”的头上,手挥“家长制”的大棒,就是你不叫“父母官”,改称 “孙子官”也是令人悚然的!

  现在,我们的社会已进入21世纪,我们伟大的中国也走过蒙昧、走过古代文明而进入现代文明。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人文素质的提高,新时代各级执政者的领导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无论时空如何转变,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理想的政治都当如儒家所提倡的“民之父母”那样,以民为本,充满真情!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执政党所秉承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就是传统的“民之父母”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的政治治理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朴素而掷地有声的话语,无不宣示着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决心。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贯穿始终。

  今天的干部怎么样才能做到“爱民如子”呢?实际上,这并不困难。执政为民,枝叶关情,我们的干部首先要做到正确理解“民之父母”观,要清楚为政做官、爱民如子,强调的不是自己的权力,而是一份职责担当,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有了这种正确认识,并将其认识落实于自己的为政实践中,就是今天老百姓所期待的理想的干部形象。

(作者系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