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届“问道玉渊潭”学术会议综述

来源:作者:姚洪越 朱康有 2022-01-08 18:17

  12月26日,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和该校中国企业党建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问道玉渊潭‘中国共产党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企业文化的视角’”学术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百余名专家学者、企业领导和青年学子参加了会议。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中奇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领域,其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经济支撑和文化内容。论坛彰显了学校的融合优势方向,为学校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

  中国实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一种开放的文明体系,具有“和而不同”的基本价值,能够“海纳百川”,充分吸收世界上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企业管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培养一大批杰出的中国企业家,把中国的企业建成共和国大厦的钢铁脊梁。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王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人经世致用的重要资源,是中国人底气、骨气和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学会已经成为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企业党建研究中心的共建方,将实质性地参与到中心的各项建设。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黄东副主任在致辞中对北京工商大学成立企业党建中心表达祝贺,认为论坛体现了面向未来充实和发展企业党建文化的眼光、见识和格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陈凯龙教授指出,国有企业要发挥好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优势,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相统一。以思想固魂优势、组织落实优势、党风表率优势、群团聚心优势、监督管控优势,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强教授指出,企业党建具有一定复杂性。在把握方向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党对企业的领导上,应该根据体制机制的不同,体现差异性,同时要驳斥党对企业领导的各种错误言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志明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也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应用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实践原则,深入调查研究,依靠企业职工群众,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北京大学周良书教授指出,党不仅懂得总结经验,而且对待经验现在也有自己的“经验”了。这个“经验”就是运用“历史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以便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王久高教授指出,新时代为我们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培育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培育企业文化及其价值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物质支撑、文化力量。

  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王希鹏教授指出,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发生了巨变,企业党建要围绕强化政治监督,履行好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三个区分开来”,纠治“四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促进企业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增强监督治理效能。

  北京师范大学冯留建教授指出,在党领导发展民营企业的历程中,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培育内部生长力量、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推动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梳理中国民营经济改革的百年历程,对于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历史启示。

  天津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朱康有研究员指出,“国学”融入企业党建文化是大势所趋。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之后,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际上同时提出了企业党建文化融入“国学”的紧迫性问题。

  华侨大学薛秀军教授指出,重新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现代化能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走自己的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中国要向世界展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图景,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北京建筑大学张国教授指出,落实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涉及民营经济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立场、民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储粮集团培训中心原总经理杨建囯研究员指出,应把安全需要和经济发展统筹起来,确立公共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的理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经济学。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企业党建研究中心姚洪越主任指出,企业党建存在着一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化解路径为,要坚定党的初心使命宗旨在企业党建中的根魂作用,通过党的高质量建设引领党的组织人员与公司治理人员形成共同目标、共同使命,在任务融合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教研室杜凡主任指出,企业要倡导“绝活”文化,通过练就绝活绝技来推进工匠精神和修身养仁、涵养品格的相互支撑。

  中铁工服苏叶茂书记指出,红色文化基因在公司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结合“六廉”兴企、守正创新的公司文化,重点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不想腐”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思考,为如何在企业党建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优秀范例。

  东北师范大学马勇博士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通过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与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政策体系,健全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增强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

  中国政信研究院刘恺指出,企业要从百年大党的终极使命和治理智慧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智慧,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无神论学会南方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曾亢指出,道德是赢得人心的根本之一。道德自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本次学术论坛立足“企业”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载体,力图把文化建设的研讨推向一线、深入基层,扎根“中国大地”,实现企学研相结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从而展示了科研院校和社团的使命担当。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