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孔庙的千年历史演变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1-09-22 13:43

  文庙,或者说孔庙,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山东曲阜的孔庙和北京的国子监,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文庙曾经是一座城市的“标配”建筑,每个州、县,都要建自己的文庙。文庙中,供奉着孔子和孔子的七十二弟子,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丁日,还要举行祭祀,到清朝的时候,还形成了一整套规矩严格的祭祀仪式。

  要说孔庙,就不得不讲讲孔庙的历史演变。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之际。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创立儒学,有弟子三千。孔子死后,建立孔庙祭祀孔子的历史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鲁哀公建立第一所祭祀孔子的“专庙”,到清朝按行政建制建省府州县文庙。这两千五百多年间,孔子与儒学成为中华各族最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象征。

  鲁哀公建第一所祭孔专庙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说:“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包括鲁哀公在内的孔子弟子与后学非常伤心,他们将孔子葬在鲁城北的泗水畔,自愿为其守墓。”孔子逝世后第二年,鲁哀公把鲁国陬邑的孔子生前居所立庙三间,陈列孔子生前日常所用的生活用品,比如琴、冠,车等等,作为后人祭祀孔子的场所岁时奉祀,这也是第一所祭孔的专庙。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写道:“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年不绝。”而当司马迁到了鲁地一看,“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汉高祖把祭孔变成天子行为

  如果说这个时候的祭孔,还属于家族内部纪念祖先的范畴,那么汉朝初年,一个皇帝的举动开启了帝王祭孔的先河,这个人,就是汉高祖刘邦。祁和晖介绍,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95年,刘邦在12月的时候从淮南回来,经过鲁地时,准备了太牢祭祀孔子。司马迁说“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学者董喜宁在《孔庙祭祀研究》一书中提到,东汉时期,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和汉安帝都有到或者派人到鲁地祭孔的行为。光武帝是途经鲁地的时候派大司空祭孔;汉明帝、汉章帝和汉安帝东巡经过鲁地时,盛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其中,汉明帝还提倡,祭孔不必专程去曲阜,在各地学校进行就可以。

  唐太宗后各地学校建庙祭孔

  唐太宗在贞观元年(627年)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中说:“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周指周公,孔指孔子。不久以后,又接受房玄龄的建议,不祭周公,专门祭孔子,祁和晖说,唐太宗追认孔子为“先圣”,颜回以“先师”配享。

  明清时期形成尊孔祀孔礼仪

  到了元明清三朝,祭孔又有推进,元世祖忽必烈于元大德十年(1307年)在大都建了“圣庙”作为皇帝祭孔的专庙,还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时候天下孔庙的供给,有国库定员定额专门管。”在祭孔的礼仪上,元朝政府允许天下各路,省、府、州、县设立之官办学校用汉代礼仪“释奠”祭祀孔子。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开始推广地方学校的祭孔,并且规范了各地省、府、州、县各级行政区划的孔庙建筑规则。

  顺治皇帝亲至北京太学行‘释奠礼’祭祀孔子;孔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各地文庙对孔子的称谓,正式定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孔庙,也被统一称为“文庙”。康熙帝还亲自撰祀礼碑文,供天下文庙翻刻学习。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