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专家论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儒学的自我更新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睿 2019-04-17 14:53

  【按】4月1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委员、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对主议题“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子议题中国特色与“四个讲清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儒学的自我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儒学的当代意义及价值、传统文化作为独特的战略资源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和阐发

  专家论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儒学的自我更新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学界和民间日益呈现出强劲的复兴态势儒学研究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中全面繁盛,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儒学研究的中心。从历史上看,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历经磨难,数次大起大落,但一代代有担当的儒家学者对儒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得儒学“大难不死”。从今天来说,当代学者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涌现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的观点,儒学的自我更新可以说就是儒学的生命所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儒学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进行自我更新,以求与新时代相融相通。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舒大刚教授系统阐释了的儒家德教系统对当今社会,尤其是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现实意义

  认为,在当代社会道德建设中,如何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如何将道德建设内化为公民的个人自觉,儒家文化“孝悌忠恕勤”“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信”“天道性命情”等思想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博导刘学智教授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出发,深入探讨了这一命题中“立心”的所指和当代价值。

  他认为,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集中体现了他的使命意识和精神气象。“为天地立心”,就是让人们确立起一个目标和信念,决心以自己的努力,通过习孔孟之学、先王之道,为社会确立起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为生民立命”,就是为民众确立起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基本的生活原则,以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往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弘扬的圣人的学术传统和道统;“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努力为人类开创万世和谐的太平基业。这“四为”涉及到人类的价值目标、生命意义、道统传承、社会理想,展现了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使命意识。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导蔡方鹿教授通过对“中”这一哲学概念的多层次解读梳理,着力探讨了儒学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可能性

  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道和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具有重要价值与执中中道密切相关和谐精神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学包含有丰富的和谐和合思想的内涵经过时代的创新改造可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智慧的来源和依据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通过对张载《西铭》的易学语境分析,揭示了其生命、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主题担当自觉的当代意义

  他认为,西铭所开示的一切与当今哲学文化的语境生命的语境相结合令其超越带有局限性的负面效应焕发全新学术生命活力以启迪当代与未来在处理生命终极安顿天人关系人己物我关系己与社会乃至宇宙之关系生命存在与社会进步文明提升之大宇宙生态场域与人文生态场域问题上的慧识引发高远生命境界无疑是当代文化自觉题中应有之义在此视域下,《西铭内中的生命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主体担当自觉无疑富含可资借鉴与转化发展的重大当代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白奚教授通过对中西生态观念,尤其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对比,指出了当代生态保护需引进道德观念,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认为,如果我们在依靠科学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适当地效法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孔夫子方式吸收儒家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自然万物多一些爱心和责任心这未尝不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态度对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事业未尝没有裨益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苗润田教授从社会和历史的维度,深入探讨了关于儒家现代性的问题,指出了儒学现代价值及其限度

  他认为,儒学之所以具有普遍的超时空的意义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原因不仅在于它理论地解答了一些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与矛盾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但儒学的现代价值是有限度的在我们谈到儒学现代意义普世价值的时候并不是说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所有问题具有包医百病的疗效儒学作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还有待我们去开发认识还有大量理论和实践的工作需要做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赵卫东教授全面探讨了“孝”和“中庸”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涵,阐明了儒家文化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基础、价值标准、存在方式与人生态度的原因。

  他认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其孝道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础五伦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五常是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中庸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这样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浸润与沉淀儒家文化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成为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决定着中国人的信仰基础存在方式价值标准和人生态度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