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肖群忠:正家风首在行孝道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9-05-22 10:34

  

  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风范和家庭伦理精神。中国传统家庭是以父子亲祖的纵向关系为主枢的,因此,孝就成为家风的核心内容,反过来说,家风也主要是通过孝来传承发扬光大的。因为孝把中国人的亲祖、父母、本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到一起了。孝道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继志述事”,这些都是有利于家风的传承的。如果是不孝之子,家庭的物质遗产都难以传承,何谈其精神传统即家风的传承了!

  大家常说“正家风,首在行孝道”。正因为孝道与家风有上述紧密的联系,因此,孝道教化在家风中就成为首要的内容,或者说,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由孝道的教育而形成的。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解释中国的“教”字,一个“孝”字,一个“文”字,也就是说,教化就是通过文化教人孝,这和《孝经》所讲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家训是父母亲祖对儿女子孙进行教化的文本,因此,教子孙以孝就成为首要的内容。中国家训文本起源很早,如《尚书·无逸》篇是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对他所进行的告诫,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质,可以视为家训文本最早的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家训著作。其中的忠孝教诲很多:“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建议大家都读一读《颜氏家训》。

  孝道的基本义务主要是养亲、敬亲、悦亲。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在部分家庭里,经济上、生活上的养亲似乎问题不大。当然,能否养亲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虽然经济和生活改善了,但仍可以看到一些不孝之子弃亲不养。在养亲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是敬亲、悦亲。“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悦亲就是让父母亲祖从精神上感到高兴,现在将“孝道”通俗地说成“笑道”,可能就是百姓对“悦亲”的价值的重视。因为不仅要讲养,更要讲敬,在中国古代亲子之间更加强调上下尊卑之伦理,因此,“敬”强调得较多。现在随着亲子关系的平等化,就更加强调亲爱之情,如何让父母亲祖精神上愉悦就成为孝道的重要内容。《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娱亲”讲的就是娱亲悦亲。其实在儒学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悦亲”故事,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曾经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对自己的父亲曾晳很孝敬,每餐必有酒肉,饭毕将要撤下时,一定问父亲剩下的给谁,如果父亲问这东西是否还有,他一定回答:有。曾晳死后,曾子的儿子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有酒肉,将要撤下时,不问父亲剩下的给谁。如果父亲问这东西是否还有,他答道:没有了。其实他是想留着预备以后进用,不想给别人。这叫做奉养口舌、躯体,像曾参那样,就可以叫做奉养意旨。侍奉双亲像曾参那样的就可以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年轻人可能不好理解孟子讲的这个故事的含义。首先应该明白,在中国古代由于资源贫乏,只有老年人才可以吃肉。虽然曾子父子在客观上都一样给自己的父母供给了酒肉,但其态度却体现了他们对父亲的不同态度,这就是不仅让父亲吃得好,还要吃得高兴,这也就是敬亲悦亲的意思。

  儒家孝道中还讲“色难”,就是说行孝道要做到经常和颜悦色对待父母是很难的。但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悦亲”是在行孝道,就会自觉去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让父母亲祖高兴,而不惹他们生气。“孝子之有深爱也,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看来,我们做不到悦亲,还是我们对父母无深爱,如果能像老莱子那样,即使自己已经70多岁了,还著斑斓之衣佯装跌倒讨父母高兴,这种行为未必要模仿,但其悦亲精神令人敬佩。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