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民俗滋养文化自信

来源:南岸文明网作者: 2019-08-05 14:54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要即将来临。作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节日,这个节日有着非凡的重要作用和特别的历史意义:七夕节话民俗,秉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七夕节讲民俗,坚持文化自信;七夕节传民俗,传播中华文明……提倡以传统文化节日为载体,从民俗中树立文化自信,正是今天过好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全新时代内涵所在。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华素为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东方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自信。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作为民俗节日,七夕节在所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的民族文化内涵、树立的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毋庸置疑。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诸多民俗行为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怀念,更凸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无需赘言,以民俗文化为滋养,必能树立文化自信。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凝聚这种力量正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力量。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民俗节日的七夕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凡此种种,都是人民群众从伟大实践中汲取的文化营养,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文明源泉。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却一次次凤凰涅槃,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而这种民族基因就是中华文明蕴育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的确, 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七夕节中具有众多带有东方独特文明色彩的民俗:为牛庆生、七姐诞、结扎巧姑……汇集成了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加速度”……如今,民俗节日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民族色彩,深入挖掘和拓广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节日风尚,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华夏文明才能迸射出时代的光芒,中华之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长青不衰、熠熠生辉,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才更强。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