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学堂人陈成玉:儒风雅韵唤迷途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19-10-12 17:52

  编者按:为推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9·孔子学堂创新发展培训班”于10月11日上午在山东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孔子学堂代表交流学习传播经验,为学堂创新发展献计献策。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陈成玉参加会议并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堂同仁:

  大家好!

  非常感谢中国孔子基金会领导的厚爱,能够让我站在这里介绍我们学堂的情况,我是既感荣幸,又感惶恐,因为和其他学堂相比,我们自感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我的介绍分为发言汇报和视频展示两个部分,主要就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各位分享,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发言还是从常规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内容:是什么?主要介绍一下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济宁戒毒所)孔子学堂基本情况

  济宁戒毒所前身为济宁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所。组建于1958年7月。2014年被山东省编办批准更名为济宁市强戒所,正县级行政机关,共设15个职能科室、大队和1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全所共有政法专项编制116名,事业编10人,工勤编制12人。现地址为济宁市任城区太白西路电厂北街,整个场所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6000余㎡。主要担负着依法依规收治济宁、荷泽两市公安机关移交的16周岁以上男性吸毒成瘾人员,收治规模为420人。曾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司法行政先进集体、济宁市优秀党组织、五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济宁戒毒所孔子学堂是全国监狱戒毒系统第一家“孔子学堂”。近年来先后被中国孔子基金会评为“特色学堂”, 被山东省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领导小组命名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单位,被授予济宁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首批优秀传统传承创新基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济宁戒毒所孔子学堂志愿者团队被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为“济宁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中申报的“孔子学堂特别家书”从12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为全省戒毒系统在此项比赛中首次获奖;上个月我所孔子学堂刚刚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评为全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10余篇关于以传统文化为戒毒教育载体的文章分别被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市社科联、市法学会等表彰。现有孔子学堂特别家书展厅、名家书法展厅、书法培训室、书法装裱习艺室、国学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多个功能场所。孔子学堂师资力量比较健全,共有8名干警拥有教师资格证书,13名干警分别参加萨提亚培训、阳明心理培训、实操培训等并获证书,33名干警分别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名民警入选山东戒毒系统国学经典讲师团(全省戒毒系统仅3人入选),1名民警当选首批全国戒毒系统教育矫正专家(全国仅27人入选)。

  第二个内容:为什么?主要介绍一下我所设立孔子学堂的背景

  要介绍这个内容,就不得不提到当前的毒品形势,也算是进行一次禁戒毒宣传。当大家听到毒品这个词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吃惊和不解,会感到毒品离我们很远,除了和历史书上所讲的虎门销烟及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知识点有联系外,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是没有接触点的。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很严峻的事实,吸毒人员已经达到三个全覆盖:即覆盖了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和各个社会职业群体。据《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的数据,全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40.4万名,约占全国人口的1/600(其中,山东10.6万,约占总人口的不到千分之一。济宁5175人,约占1/ 1560;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仅2018年,就查处吸毒人员71.7万人次。另外,吸毒有很强的隐蔽性,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显性与隐性吸毒人员的比例约为1:5至1:6,换算后,估计全国吸毒人数1202万。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平均每120人中就有1人吸毒(济宁约有2.6万,平均每300人中有1个)!!而且吸毒人员明显地呈低龄化趋势,35岁以下的,全国平均占了52.4%(我所为66%),在某些以新型毒品为主的地区能够达到90%以上,形势令人堪忧。

  吸毒的直接后果有三个方面:一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数据显示,海洛因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5%左右,合成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4%左右。二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一名吸毒人员年均花费至少4、5万元购买毒品,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三是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毒品带给吸毒人员的唯一后果就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通常会直接影响到2-3个家庭,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可能影响的人会更多。近年来,全国每年破获的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平均在10万起以上,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10%以上。另外,吸毒后的复吸率极高。2018年,全国查获复吸滥用总人次50.4万人次。全球戒毒的平均巩固率只有9%,即使是戒毒技术比较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戒毒人员的复吸率也高达90%以上。这也应了那句话,“一朝吸毒,终生戒毒”。就目前情况来说,戒毒仍是世界级的难题。

  其实,吸毒人员在清醒的状态下也知道毒品带给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可为什么屡戒屡吸,不能把戒毒坚持到底呢?据调查,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理上有需求,犯瘾时身体上难以抗拒戒毒带来的痛苦;二是心理上有依赖,从内心里就难以割舍毒品带来的那种短暂的“要什么有什么”的感受;三是精神上缺动力,“三观”尽失,责任感全无,精神颓废,无所追求,意志薄弱,破罐破摔,在缺乏强有力的外界监督下,难以经得住毒品的诱惑。而其中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第三种原因,即缺乏精神动力。

  虽然戒毒很难,但仍然有近10%的吸毒者能够成功戒断,这些人虽然不是像张学良、霍元甲那样为雪国仇家恨才戒的毒,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经过了灵与肉的考验,都进行了饱尝痛苦的努力,都有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意志。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正确的“三观”、明确的目标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通过家风传承、榜样引领和正确有效地教育引导才能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总书记的话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强调“只有通过学习知识、诚意正心、修养品性,才能最终成功”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学习修身是第一位的,强调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懂得自重、自警、自省,进而慎独、慎微、慎友。我们可以从“柳下惠坐怀不乱”,到“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以及“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中看出传统文化对人的意志力和道德观念的锻炼与约束,而这些,也正是广大戒毒人员目前所急需的。这也是我们在所里设立孔子学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旨在以修身立志、怡情养性、健全人格、追求成功为主要目标,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戒毒人员能够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格,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其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把握和控制自己,抵挡毒品诱惑,最终彻底戒除毒瘾。

  第三个内容:怎么做?简单介绍一下济宁戒毒所孔子学堂的工作情况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诵经典、习礼仪、书明言都是重要的内容。但是考虑到戒毒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我们在编印国学读本、编写《戒毒三字经》等的基础上,将“孔子学堂特别家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将诵经典、习礼仪、书明言等内容进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谋求重构戒毒人员的人格和价值体系。大家可能奇怪,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亲人、朋友、同事之间用手机相互了解近况、用短信进行咨询与祝福、用视频进行会话聊天已是常态,书信是否太落后了,但是我们经过调研后发现,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而言,书信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教育意义。

  (一)开展家书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书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书信名篇如林,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些书信甚至影响了历史的发展,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有些是通过书信教育子女,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如曾国藩的《曾子家书》;更多的书信则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如鲁迅的《两地书》、徐志摩的《爱眉小札》等。诗圣杜甫在《春望》诗中,也有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描述。

  虽然,随着高科技沟通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之交通的便利,人们的沟通联系更加便捷,由此,相互之间的书信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书信这种交流载体、传统方式和应用文文体,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进行文化上与文字上的情感交流,是手机及电脑上的语音及视频交流几乎无法替代的。戒毒场所具有隔离性,戒毒人员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不能时时使用通讯工具,打电话也是定时定地,因此,倡导书信交流是开展戒毒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家书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戒治质量

  在戒毒场所,书信不仅架起了戒毒人员与亲属、社会志愿者沟通的桥梁,而且成为警察与戒毒人员及其亲属交流的补充方式。中国孔子基金会领导曾指出:“书信在戒毒所等特殊场所中对特殊人员的教化作用,是使其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然后破茧成蝶、涅槃重生的重要方式。”通过书信,可以避免面对面的思想交锋,使紧张的家庭关系得以缓和;可以经过深思熟虑,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期望;可以深刻反思毒品的危害,表达对自由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可以成为固化的承诺,作为物化的誓言来长期保存,随时提醒、警醒自己,使自己不重蹈覆辙,既有利于戒毒人员及时汇报戒治进展情况,又有利于整合戒毒场所、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提高戒治工作质量。

  (三)开展特别家书活动为实施戒毒教育拓展了渠道

  吸毒人员的高复吸率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传统戒治办法的同时,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寻求新的突破口。戒毒人员存在易染难戒,生理脱毒易、心理脱瘾难,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等诸多问题。而要想真正让吸毒人员从“要我戒”向“我要戒”转变,必须在强有力的外界监督下,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锻炼其意志力,提高其信念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其戒毒的信心和决心。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结还需要“心”来解。而书信即是一种学用经典知识、了解传统礼仪、习练书法文字、修养品格习性的外在与内在相统一的表现形式,是被历史证明的在修身培志方面具有很强优势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孔子学堂特别家书的主要形式

  一封家信:戒毒人员与家人之间的书信互动。内容既可以通过家长里短来交流感情,修补亲情,也可义正词严的表达对毒品的愤怒和痛恨,更可以共同为出所后的生活早日谋划。一些特别优秀的书信被推荐到山东省华夏书信博物馆收藏,成为历史的见证,进一步激发了戒毒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戒治动力。

  一封汇报答惑信:戒毒人员与干警之间的书信互动。倡导以所为家,戒毒人员视干警为师长,将戒治中的困难和想法写信给干警,干警则有的放矢的给予回复。这既是“知心大姐”式的心理咨询,也是普及禁毒知识的另一课堂。

  一封交流信:干警与戒毒人员家庭之间的书信互动。定期将戒毒人员的戒治表现通报给家庭,传授毒品知识和戒毒方法,疏导和化解家庭矛盾,调动家庭的积极性,以期形成帮教合力。

  一封帮教信:社会公益人士及各级领导对戒毒人员表达期望及关心的书信。鼓励戒毒人员树立信心,早日戒除毒瘾,让戒毒人员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目前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司法厅、济宁市人民政府等省市领导分别给戒毒人员书写了帮教书信,教育戒毒人员要认清毒品危害,珍惜亲情的可贵,要注意加强学习,坚定戒毒决心,力争早日戒除毒瘾,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书信情真意切,充满关怀和期望,在戒毒人员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五)实施步骤

  按照“孔子学堂”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理念来进行。

  1、写好字。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在我所孔子学堂设立了培训基地,基地常年陈列展出书法名家100余幅作品。市书协在我所进行的软、硬书法培训,全部采用手写书信的方式,要求横平竖直,端庄舒展。戒毒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7成以上,当他们在学堂第一次拿起笔写信时可能距离上一次握笔已经十几年了。虽然有些学员经过多次培训后写的字仍然是扭扭曲曲,不成样子,但他们通过读贴临贴,习字练意,强化内心,个人内涵更加丰富,作风纪律更加严谨,戒治态度更加端正,有1名戒毒人员书写了长达30米的论语长卷,有5名戒毒人员的书法作品还入选了全市群众书法展。

  2、读好书。与济宁市图书馆联合成立了强戒所图书分馆,配备国学图书3600多册,供戒毒人员借阅,并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会。工作中,我们从历代书信中寻找有真情实感的书信让戒毒人员学习。阅读古今著名的书信,使他们从中体会书信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和从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揖让进退。比如有一名戒毒人员,他的母亲因为忧愁过度去世了,我们及时推荐他读了季羡林《怀念母亲》等书,引导他给亡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思念和悔恨之情,并立下重誓,表示永不吸毒。通过读书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戒毒人员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主动进行自我行为修正,给自己贴上各种正能量的“标签”。这样就能够用传统文化的载体――图书来扎紧思想的篱笆,杜绝原来社会圈子的不良影响,构筑起毒品“防火墙”。

  3、做好人。组建了国学讲师团,同时邀请知名学者杨义堂、刘向红等来所授课,使戒毒学员明白做好人的意义。与市就业办和济宁技师学院沟通协调,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使戒毒人员回归时能有一技之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以《国际禁毒日》邮票发行为契机,定制了孔子学堂特别家书信纸和纪念封,举行了启动仪式提高了戒毒人员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孔子学堂特别家书”活动,使戒毒人员认识到了错误,唤起了其社会责任感。不少学员勇敢地站起来,不惜剥开自己血淋淋的过去来警示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不蹈他们的覆辙,曾先后到济宁学院附中、济宁市十五中学等单位进行“现身说法”,教育受众达万余人。戒毒人员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错误,进一步认清毒品的危害,立志坚守戒毒誓言,为做好人迈出了自己坚实的一步。

  驻足回首,济宁戒毒所孔子学堂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关怀指导,离不开各位学堂同仁的关心支持;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积极开拓创新,加快推广应用,为在特殊群体中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毕,下面播放一段学堂工作视频,请大家斧正。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