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高密:传承文化根脉 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来源:中国网作者:夏忆 2022-05-31 14:12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精神引领。近年来,文化大省山东致力于“美德山东”建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站在了时代前沿,推动了全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发起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将深入山东各地,展示“美德山东”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是“中国一绝”中国扑灰年画之乡,这里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这里是聂家庄泥塑的发源地,这里是中国楹联城市……这里是高密。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丰厚的非遗资源和传承人脉,构成高密的一张张靓丽文化名片。

  立足文化,方能致远;根植土地,始得丰茂。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个性非遗、特色保护”核心,不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文化碰撞 激活创意火花 

  文化要推陈出新,才能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在高密,传统文化既保留了其传统韵味的基底,也同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历经“碰撞”被赋予了新时代创意的气质。

  文化出新,来自于人与文化的“碰撞”。

  花饽饽,是根植于高密百姓生活土壤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心灵手巧的高密人张东芹的传承创新下,过去“颜色单一,造型呆板”的传统高密花饽饽变成了造型多变、色彩斑斓、品类丰富的潮流单品,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皆可呈现,并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香饽饽”,吸引慕名前来报名学习的学员就达到了上千名,让这门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高密扑灰年画是高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因其以柳炭条起稿扑灰成稿,全程都有"抹"的意味,所以被称为“扑灰年画”。出生于扑灰年画世家的传承人王树花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发展,注重工笔勾线,画面色彩古朴典雅、朴素大方,人物形象逼真,形成了自己挥洒豪放、稚拙粗犷、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由此创作了200多幅新题材扑灰年画,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生命”。

  除了传承人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当地政府也不断促进高校团队与文化的“碰撞”,陆续引进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在高密设立教育教学基地,开展课题合作、研学实践,帮助传承人把握发展方向、提升理论素养,推动非遗产品创新传承发展。2021年,在高密红高粱文化节上举办了一场“泥叫虎.展风采”创意创作活动,当地邀请聂家庄泥塑部分代表性传承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师生共同为聂家庄泥塑中最受欢迎的泥叫虎“画花”,创作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颖作品。

  文化出新,还来自于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碰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茂腔与现代诺贝尔文学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红高粱》相互“碰撞”,于是有了搬上电影荧幕的茂腔剧《红高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剪纸与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相互“碰撞”,于是有了获全国非遗优秀传承奖的剪纸长卷《清明上河图》作品;动态的舞蹈艺术与静态的聂家庄泥塑相互“碰撞”,于是有了山东省第十三届“小飞天奖”儿童舞蹈大赛决赛作品儿童舞蹈《虎娃有礼》;非遗项目地龙经拳与光影艺术的碰撞,于是有了院线电影《青檀》……

  在高密,你总能看到“非遗”作品之中有“非遗”,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让这里的传统文化作品更添韵味。

  文旅融合 促软实力变硬实力 

  在高密,文化是软实力,更是硬实力。依托着强大的文化基底,高密以“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让看不见的文化落地变成了一项项文旅产业,一个个让人神往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在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的发源地,过去曾流传着“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民谣。

  为推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聂家庄泥塑从“自发式发展”向“产业化发展”,2021年,高密姜庄镇高标准建设了泥塑产业园,对泥塑产品从取泥—捏塑—上色—晾晒—销售—展览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整合,发展“泥塑统一加工产业”,并依托高密泥塑文化艺术馆、非遗博物馆、“天下第一虎”文化广场、产学研实践基地等功能区大力发展“泥塑研学游”和“泥塑旅游”。一只小小的泥塑经典代表“泥老虎”在这里变成了可以统一加工出来的标准化产品,成了游人眼中有文化韵味的“泥老虎”,成了中小学生学习探究的可爱对象……

  泥塑产业园的建立,推动了聂家庄泥塑实现融合性发展,让“聂家庄泥塑”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据了解,一年来,泥塑产业园迎来清华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知名高校研学团队20余个,研学人数超过1500人。泥塑产业园泥塑产品月均加工量突破1.5万个,并带动40余户100多人从事泥塑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在高密东北乡,以莫言文学和红高粱文化为核心,这里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首座文养特色小镇——红高粱小镇。那些莫言红高粱文学和电影《红高粱》中出现的虚拟场景在这里成为了占鳌寨景区,红高粱文学影视城,人们进入便可观可赏可互动。

  红高粱小镇的打造让莫言笔下和电影中的《红高粱》世界活了起来,形成文化两创的“高密东北乡实践”,满足了游客文化消费,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红高粱小镇2021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综合营收达到了2600余万元。

  如今,聂家庄泥塑产业园和红高粱小镇已经成为高密的两张靓丽“旅游名片”,成为人们来到高密的“必游打卡地”。此外,高密还建设了孙家长村年画、东李红纸对联、井沟河南剪纸、十里堡菜刀等5个非遗旅游特色村,打造了五龙河景区、晏子文旅综合体,汉文化特色小镇,成为发展文化“两创”的前沿阵地。

  文旅融合发展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文创产品。高密从历史文化中吸收源头活水,持续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山东手造高密有礼”特色文化品牌,先后推出泥小虎系列、红高粱系列、孚日“新国潮”系列、“高密四宝”伴手礼盒、文物文创系列等特色文创产品,形成了“九儿”品牌特色文创,逐步实现“高密手造”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如今高密有涉及文创项目的企业30余家,非遗工坊发展到20多个,商户业户发展到320多家,带动就业近万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亿元。夏庄镇红纸对联发展到30多家业户,年销售近5000吨,成为江北最大的红纸对联生产基地。姜庄镇非遗工艺品加工业户已达近百家,有10个专业村,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了国际市场,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帮助辖区内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文化播撒 让传统落地生根 

  有人说,如果说红高粱是高密大地的根,茂腔就是高密大地的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是高密市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载体,流传二百多年,被誉为“胶东之花”。

  随着社会发展,高密茂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青黄不接,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保护和传承好高密茂腔,2008年起,高密市从政府层面发力,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从高密招募少年组建“高密茂腔少年班”。

  “我们免费教会孩子学习茂腔,学制五年,还能保证他们后续的工作问题,对学习期满考试考核和体检合格的学员,全部录用到高密市茂腔剧团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来就鼓励了更多下一代孩子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高密市宣传部副部长王勇说道。

  的确,在此后高密茂腔发展的种种高光时刻,你都可以看到“高密茂腔少年班”的演员们的身影。

  2014年大型现代茂腔戏《红高粱》首演成功,成为近几年茂腔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荣获了山东省2015——2016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其中参演的34名演员便是来自“高密茂腔少年班”。

  2018年5月19日,首部茂腔电影《红高粱》在高密大剧院首映成功,得到了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这是一部大型茂腔戏,是茂腔第一次用电影的手法将其搬上了荧幕。高密市艺术剧院启用全部班底,其中“高密茂腔少年班”毕业的学生全部参演,担任了重要角色。

  现在,无论是盛夏茂腔周,还是红高粱文化节茂腔汇演,以及春节茂腔文化演出,都有茂腔少年班毕业的演员们在台上声情并茂,婀娜多姿,以抑扬顿挫的传统唱腔引来众人喝彩。

  高密茂腔在一届届少年班一代手中接过,传承,唱响高密大地,这是多年来高密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种子落地生根的缩影。

  在高密,这样的文化传承故事时时发生。

  据了解,近年来,高密不断推进民艺文化进校园工程,实施非遗知识进校园、非遗教材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进教室工程,建立23处非遗传习所,开办高密茂腔少年班、传统舞蹈地秧歌、撅灯官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培训班,推动姜庄小学、崇实小学、第一实验小学成为首批“潍坊市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同时,高密每年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四进”活动1000多场次,“戏曲进乡村”活动1000多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一年又一年,一场场文化传承活动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行进着,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遍洒各地,在高密大地上得以代代薪火相传,落地生根。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