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世界儒学大会 助力山东大学开启儒学研究新篇章

来源:大众网作者: 2017-09-19 09:33

  编者按:9月20至21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将在山东曲阜举行,届时,2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鸿儒硕学将齐聚孔子故里,共襄儒学盛宴,交流儒学新观点,探讨儒学研究的时代意义,推进儒学研究的创新化、国际化发展。作为此次儒学大会的主承办单位,山东大学历来重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研究,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东风,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文史见长”的文史哲研究深厚根基,以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为平台,不断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汇聚众多儒学研究知名学者力量,在儒学文献整理、儒家思想理论研究、儒学推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山东大学成为儒学研究的重镇。山东大学的儒学研究具体有哪些成果与特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据山东大学山大视点网站报道,山东大学身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居于儒家文化发源地,远承稷下学宫的传统,在儒学研究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自建校之日起,山东大学就将儒家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天下情怀深深地烙刻进灵魂中,“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山东大学办学章程中的这一理念激励着一代代的山大学子以儒家的这一人文理想作为价值导向和人生追求,弘毅担当,自任天下,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更在儒学研究方面一直薪火相传、绵延不断。

  文史见长 弦歌不绝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植根于儒家文化沃土,沐齐风鲁韵,自任以天下之重,山东大学历来重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历史上的状元校长王寿彭提倡尊孔读经,“读圣贤书,做圣贤事”,并积极延揽精通经学、古文,有“山东才子”之称的王宪五任文学院院长。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山东大学文史研究领域群星璀璨、人才荟萃,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高亨、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殷孟伦、丁山、庞朴等一批著名学者奠定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这其中,很多学者在儒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闻一多先生将传统的考据学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拓展了《诗经》研究的文化领域。文学院“冯陆高萧”中的高亨先生的《周易》研究、《诗经》研究,历史学院“八大先生”之一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左传》研究,在学界享有盛誉。庞朴先生提出“一分为三”、儒家辩证法、儒家五行等观点,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是“孔子文化奖”大陆首位获得者。周来祥教授在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思维”的概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开创了辩证和谐大发展的时代。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需要,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创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山东大学紧紧抓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依托文史哲研究的深厚底蕴,自觉担负起儒学研究、传承、普及与传播的重任,通过平台建设、机构整合、合作共建、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汇聚校内外儒学研究的多方力量,合力打造儒学研究重镇,开启了山东大学儒学研究的新篇章。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团队令人瞩目: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的许嘉璐先生精通训诂学、音韵学,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以及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维明教授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是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易学哲学、易学与先秦两汉哲学、易学与宋明理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现任日本中国学会会长、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的池田知久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领域亨有很高声望,其在周易研究、马王堆帛书研究、楚简研究等方面成果极多;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的王学典教授长期致力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郑杰文教授长期从事先秦文献特别是先秦诸子文献及上古文化史研究,是“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泽逊教授是古籍目录版本学、四库学和山东文献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曾独立从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四库存目标注》,2012年开始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十三经注疏汇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提出的“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说、中国哲学研究向自身回归的主体说、“儒墨互补与中国文化的重建说”等在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是儒学生活化、实践化、草根化、大众化的理论诠释者和实践者,是民间儒学理论创发者,也是民间儒学实践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玉顺教授创立了当代儒学重要学派“生活儒学”,发现了“《易经》古歌”,是哲学最新研究领域“儒学与现象学比较研究”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最新研究领域“中国正义论”提出者……熠熠生辉的学者阵容点亮了山大儒学研究的星空。这些儒学研究学者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承文化的治学担当、服务人类和社会的现实关怀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突出的成就,推动山东大学的儒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儒学研究不仅要有大师,更要让大师的学问后继有人。2012年,学校设立了“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并命名为“尼山学堂”,致力于培养能够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学术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问家”。“尼山学堂”每年在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中选拔不超过30名学生,却从山东大学文、史、哲各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聘请了多达50余名教授授课,课程采用“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本硕打通”的体系,强化经、史、子、集四部要籍原典导读。学堂因材施教,每年按国际会议模式举行一次学术论文报告会,许嘉璐先生认为,有的优秀论文已达到博士水平;组织学生参与前沿科研课题,为香港大学饶宗颐教授审校《古史辨》第八卷、整理授课笔记,审校庞朴先生遗稿《历代儒家学案》八卷等等,都由中华书局出版,尼山学堂主办的15期《国学茶座》、6期《国学季刊》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成立至今,“尼山学堂”已招收六届共144名学生,前三届毕业生中,绝大部分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文史学脉,薪火相传,他们正成长为未来中国国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成果丰硕 儒风长存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瞄准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推动儒学走向世界这一宏伟目标,结合自身在以古文、古史、古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的精心耕耘与研究优势,一方面对儒家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使之尽快服务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为海内外研究儒家文化提供基础资料;一方面瞄准党和国家急需的重大文化需求和思想理论需求,积极整合国际国内的学术研究资源,深入开展儒家文化的思想理论研究;同时,积极搭建儒学推广平台,促进“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图书馆+尼山书院”等儒学文化实践的推广,产出了《20世纪儒学通志》(庞朴教授主编)、《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刘大钧教授主编)、《两汉全书》(董治安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萧涤非先生主编、张忠纲教授统稿)、《清经解三编》《清经解四编》(刘晓东教授、杜泽逊教授主编)、《国际儒学发展报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文库》等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标志性成果。其中,《20世纪儒学通志》被誉为20世纪儒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杜甫全集校注》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清经解三编》《清经解四编》分别在2012年、2015年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近年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0余项,例如,许嘉璐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郑杰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曾振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许嘉璐先生、王学典教授主持的山东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重点项目“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陈来教授、翟奎凤副教授主持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孔孟儒学历史传承与转化创新研究”等,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清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挖掘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与理论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儒家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方面,山东大学启动了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该工程由许嘉璐先生和王学典教授主持,旨在对历代数以十万计的儒家典籍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工程包括杜泽逊教授主持的《十三经注疏汇校点校与研究》、颜炳罡教授主持的《百年儒学精华·孔孟荀编》、张富祥教授主持的《儒家史论文献萃编》、黄玉顺教授主持的《中国正义论》、许嘉璐先生和庞朴教授主持的《儒学小丛书100种》、李学堂教授主持的《韩国集部儒学文献萃编》等七个子课题。目前,七个子课题均已取得初步成效,总成果将达到一亿字以上。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在儒家文化思想理论研究方面,山东大学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项目的首席专家为许嘉璐先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及中国孔子研究院、武汉大学哲学院等参与合作。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该项目分六个子课题,目前,各协同单位所承担的各项子课题都在顺利推进,并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诸多阶段性成果。《国际儒学发展报告(2012)》、《国际儒学发展报告(2013)》分国际儒学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东亚释奠礼研究、东南亚儒学与儒教发展、欧美儒学研究、国际儒学组织与学派、国际名人谈儒学发展等栏目,力求对国际儒学的发展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以预测儒学未来的走向与趋势。该报告已成为国际儒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此外,易学研究是山东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方面的特色,以刘大钧教授为领军人物,在易学哲学、易学与先秦两汉哲学、易学与宋明理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周易研究》是国内唯一的易学研究专刊,连续多次入选CSSCI期刊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发行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刘大钧教授主编的《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首次系统整理和编纂了20世纪的易学研究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文献保存价值。

  鼎力协作,星火燎原

  秉承源远流长的儒学研究传统,山东大学开始筹划搭建更广阔的校际、国际合作平台,延揽名家,培养后学,以合力推动儒学的研究、普及与传播。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2010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国学大师饶宗颐发来贺信,表示:“山东大学成立儒学高等研究院,有追本溯源的重要历史意义,其影响也会是跨时代的。”2012年1月,原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和《文史哲》编辑部进一步整合成新的儒学高等研究院,集聚校内儒学研究的绝大部分力量,形成由60多名专职科研人员组成的“全国最大的国学院”。新的儒学高等研究院由许嘉璐先生担任院长,王学典教授担任执行副院长。这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更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科研平台,将打造成为海内外古典学术研究特别是儒学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以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为契机,一系列儒学研究合作平台应运而生。2012年1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牵头的“山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作体”正式挂牌成立;9月5日,山东大学与美国夏威夷大学互设“中美儒学研究中心”和“美中儒学研究中心”,儒学研究协同创新走出国门;9月15日,山东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编者注:中心名称已于2015年正式确定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9月,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成立,与联合国文明联盟、中国联合国协会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5年1月以来,协同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山东大学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相继签订合作协议。除了7所国内协同核心高校之外,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东亚学部、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方哲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多伦多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国际著名的学府及科研机构,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国家级学术机构和民间团体,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都参与了儒家文明协同创新工作。中心在儒学方面的大家名师荟萃,其中有中央文史馆馆员2人,一级学会会长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海外访问学者6人,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与各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应民族复兴和国家文化大战略之需求,借儒家文明摇篮深厚文化底蕴之托举,汇国内外众多顶级文化学术机构之合力,山东大学正在打造世界一流儒家文明研究重镇,一系列国内外协同合作带来了“1+1>2”的显著效果。迄今为止,山东大学已举办了多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儒学全球论坛、中日韩三国儒学论坛,一届“中美儒学论坛”,在夏威夷大学、芝加哥大学、慕尼黑大学举办以儒学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吸引海内外名家云集,掀起了一阵阵儒学研究热潮。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由许嘉璐先生倡导发起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加强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与和谐发展的知名国际对话平台,迄今已在国内外举办了六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届“尼山论坛”通过的《人类和谐宣言》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儒家理念;巴黎“尼山论坛”上,多个国家的国际组织官员、专家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共议“儒家思想与全球化世界中的新人文主义”,被欧洲媒体誉为“中国在核心价值层面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一个成功范例”;纽约“尼山论坛”则是第一个由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文明对话活动,也因其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到美国纽约主办的儒家与基督教文明对话而极具历史意义。山东大学作为主要承办单位及学术支撑单位,在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与世界其他文明研究团体建立了密切联系。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除了论坛和研讨会,山东大学搭建的另一个文化交流桥梁就是《文史哲》杂志。素有“中国文科学报之王”美誉的《文史哲》,引发过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争鸣,无论是60年代的“重评孔子”,80年代的“文化热”笔谈,90年代关于“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还是新世纪以来的“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高端论坛,都引领着中国人文研究的潮流与风气。2014年起,《文史哲》编辑部开始与具有330多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在海外发行《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目前已出版6期,以“世界文明对话”“早期儒家思想”等专题形式,向海外学界介绍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行至今在海外订阅量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文史哲》主编王学典说:“我们力图使《文史哲》英文版成为海外学者观察中国大陆人文学术变迁的最佳窗口,同时使中文版成为大陆学者观察西方中国学研究变迁的最佳窗口,以《文史哲》的中英文版搭建起中西方学术交流的桥梁。”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以雄厚的文史研究特别是古籍整理力量为基础,以海内外众多协同单位为支撑,山东大学启动了一项“为往圣继绝学”的宏大工程。2010年以来,以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学术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以下简称“子海”),率先实现了与台湾学界和图书馆界的深度合作,陆续推出《子海珍本编》系列成果,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提出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设想。合璧工程拟将合作编纂出版古籍的范围,由子部扩大到经、史、子、集四部,所收汉籍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载体。其中经部汇集儒家经典著作,子部中收录儒学类,史部文献中包含大量反映儒家学者生平的材料,集部汇集历代学人文集,不乏大量阐发儒家思想的文章。汉籍合璧的合作范围也由东亚扩展至全球,使分藏世界各地的中国典籍珍本有望系统完整地面世,为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山东大学先后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内阁文库等全球二十多家图书收藏单位签订汉籍数字化复制合作协议;多次赴境外实施馆藏汉籍的编目、遴选、鉴定和数字化复制工作,已完成《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等目录的修订或编写。同时,遴选汉籍珍善本近两千种,开展了近400种重要汉籍的点校整理工作。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索邦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已签约作为创盟成员创立全球汉学联盟,并确定首批5个跨国合作汉学研究课题。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到山大考察时,听取了该项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并指示山东大学继续做好流失海外汉籍的搜集工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原标题:山东大学:打造儒学研究重镇 致力中华文化复兴)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