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为何祭孔要跳“六佾舞”?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7-08-10 10:43

  六佾舞,古代宫廷乐舞,按周礼规定,六佾分6行6列,共36人,只有文舞一种,用以祭拜诸侯,宰相。封建时代,佾舞分六佾舞和八佾舞;八佾舞是天子专用之舞。由于孔子曾被封为文宣王,可用诸侯之舞。


  六佾舞
  据史料记载,佾舞是古时乐舞的重量级舞蹈。按周礼规定,佾舞共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分别在祭祀天子、公侯、大夫等时演出。历史上只有天子才能享受八佾舞的尊荣。诸侯(王)和国相能享受六佾舞,封邑大夫只能享用四佾舞。孔子生前既不是诸侯王,又不是国相,但是能享用六佾舞,由此可见历朝皇帝对孔子的尊重。
  排演方式
  六佾舞是一佾是6人,分6行6列,共36人,用来祭拜诸侯及宰相,只有文舞一种;而八佾舞是8行8列,共64人,成方阵形,用来祭拜皇帝祖先,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种。
  六佾舞是依据明朝南雍志之文舞图谱排演,分东、西两班,每一献礼有32节,因此三献礼共有96节,东、西班,其动作是左右对称的,但不尽相同。三献礼可分为初献礼,亚献礼及终献礼。
  舞者称为“佾生”,佾是队伍的行列。跳文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龠,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别有立容、立声之意。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
  祭孔大典
  在以前祭孔时,即有二派主张。一派主张孔子死后,因被封为文宣王(诸侯),且孔子谦虚有礼,如用八佾舞祭之,孔子会担当不起,因此采用六佾舞。另一派主张孔子道德学问渊博,影响甚巨,比皇帝还伟大,故用八佾舞。
  唐朝贞观年间的祭孔佾舞为文舞、武舞并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用八佾。宋朝仅用文舞,表示谦逊礼让之义。明朝文舞武舞并用,采六佾,文舞佾生右手执三羽。
  在台湾
  孔庙祭孔大典至今有82年历史,2007年恢复举办春祭,鼓励学子立定志向,礼生、歌生、乐生、佾生等执礼工作。
  2013年3月10日,台北市孔庙春祭在孔庙大成殿广场举行,典礼由台北市副市长陈雄文担任“正献官”,“礼生”“乐生”“歌生”“馔生”由来自台北多家中学和职业学校的200余位学生担纲,“佾生”则由中华艺术舞蹈团担任,向至圣先师孔子献上隆重敬意的“六佾舞”,是典礼最热闹的一刻,并且以三献舞分别展现孔子的学说与思想。

扫描二维码 下载孔子网app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