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张国祚:赋予“文化自信”以更高的战略地位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国祚 2016-08-10 14:43

  编者按:8月9日,由光明日报社和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参加会议,此文是张国祚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一系列鼓舞人心、发人深省的新论断。他在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断凝结着历史的沉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把“文化自信”放在更高的战略地位。

  翻开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凡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凡是文化自信如日中天之际,都是社会昌明、迅猛进步时期。

  在中国,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文化思想空前活跃,出现许多恢弘自信、议论风生、伟大深刻的思想家。这些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纵横、杂、农等诸子百家,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盛世积累了博大精深的治国理政思想,也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储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西方,始自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所点燃的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为17到19世纪自然科学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也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践踏,知识分子中“言必称希腊”、崇洋媚外者大有人在,毫无文化自信。当此之时,面对西方列强携带先进文化的坚船利炮,难免被诬称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能成星火燎原之势,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追根溯源,皆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和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把“文化自信”放到更加引入注目的战略高度上,是完全必要的。相比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他以三个“更”字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更基础”,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当然也是确立“道路、理论、制度”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智慧和道义的支撑。这不仅因为“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内涵界定都需要用文化来表述,更主要因为“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确立,都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而文化状况则是基本国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道路铺设的基础、理论架构的基础和制度建立的基础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文化要素。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文化中,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如果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不自信,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变成无法自圆其说的空中楼阁。

  所谓“更广泛”,就是说,文化的外延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渗透一切,影响一切,自然涵盖“道路、理论、制度”;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将无从谈起。因为文化视野、文化功底、文化理念、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切人。没有文化自信,“道路”开拓者、“理论”创造者和“制度”设计者就会缺少勇气和定力,缺少气节和胆识,缺少智慧和修养;“道路、理论、制度”的践行者就会难免犹豫彷徨,困惑不解,甚至怀疑动摇。于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只能仅仅成为理想的目标或宣传的口号,很难实实在在地普遍深入人心。

  所谓“更深厚”,就是说,文化内涵最丰富、思想最深邃、意蕴最厚重;从某种意义来看,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缺少深厚的内涵。因为文化凝结历史,历史诉说文化,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走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道路,信奉什么理论,建立什么制度,与其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会失去其独特的魅力;没有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改旗易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正确的灵魂、蓬勃的生机和开放的活力。

  文化自信如此重要,如何使之发挥好“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作用?

  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论述,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成为辨是非、明善恶、察优劣、御谬误、扬正气、振精神的先进文化播火者。

  二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三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才志向,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担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四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外国文化的真谛,以更敏锐的目光、更开放的胸襟、更高远的视野加以鉴别,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包容差异,兼收并蓄别国之优长,创新自我,领先世界。

  做好上述“四个认真、四个深刻”,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必将根基更牢、影响更广、内涵更丰富、底气更充足。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