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古代入泮礼综述

来源:彭门创作室作者:彭庆涛 吴兆灵 颜保华 2019-05-09 14:18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幼儿教育的传统,谁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彼时并非如同现代意义上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要学会各种五花八门的才艺,注重技能。古人却是为了孩子将来的成长,从小就立下简单的言行规矩,培养子女的德行。当然,古代父母面对的社会现实,也不允许给孩子有多种选项,只能在性格的塑造、做人的准则上下功夫。

  《礼记·曲礼上》记载了一段长者与幼童日常交往所应共同遵循的守则:“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用现代语言来讲述,就是说:对于幼儿,应经常讲一些能够实现的事情来教育他,而不要随意哄骗他。对儿童应该灌输简朴的理念,不要讲究穿着的华丽。站立必须规规矩矩,恭敬大方,不要歪头侧耳而听,毫无敬意。受到长者搀扶、牵手时,儿童应该用双手握着长者的手,以示感恩。长者把儿童背在背上,或挟在肋下斜抱,凑近儿童耳边说话时,儿童要用手遮掩着口回答长者的话。

  这是一种最基础的行为教子之“礼”,面面俱到,又简单具体。虽然从现代理念来讲,规矩多多又太拘泥小节,扼杀了孩童的天真与烂漫,但对于“守规矩”的性格培养方面,起到了极大作用,特别是在儿童时期。

  古人对“幼子常视毋诳”向来十分重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一则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身后哭闹,她便对孩子说:“你回去,我回来以后给你杀猪吃肉。”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时,发现曾子正准备把猪抓住杀了,便连忙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儿的。”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知识,靠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骗他,这就是教他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正确方法啊。”最后真的把猪杀了。

  《礼记·学记》有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周礼·大司徒》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又按《周礼·遂人》所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前者是指国都的近郊而言,后者是指乡以外的远郊而言。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育,从家到国,设有各级学校,教育儿童,教化百姓。“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说明彼时的教育体制:在每二十五家为“闾(里)”的最基层,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酂)”,设立“庠”;在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大学”。如此说来,我国教育体系起码自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如同当代村村有小学一般,然后逐级升高。不同的是,富贵率也随之加大。

  国都的“大学”比较规范,每年招生一次,能够进入的学子,非富即贵,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入学后,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年终考察。第一年,考察你对书经的理解与志向;第三年,考察你的敬业精神与交友状况;第五年,考察你是否博学与亲师;第七年,考察你的理论水平与交友的价值取向。如果能够达到要求,那便是你小有成就了。第九年,考察你是否能够触类旁通,临事不惑,坚持自己心目中的信念。倘若做到了,恭喜你,你可以毕业了,这称之为“大成”。

  只有这样才能够教化人民,社会风尚才能一片大好,近者都心悦诚服,远者也心怀向往。如此,国家形成一种凝聚力,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设立在国都的学校称之为“大学”,是国家级别最高的学校,比基层的家“塾”高了许多。即便同是“大学”,其实也有差别:天子国都所建的大学叫“辟雍”,诸侯国的大学叫“泮宫”。

  史载,周天子为教育京都贵族子弟所设的“辟雍”,分为五个学区:中为辟雍,举行盛典之所;南为成均,学乐之所;北为上庠,学《书》之所;东为东序,学干戈、羽仑之所(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仑);西为瞽(gǔ)宗,演礼之所。汉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而小一号的诸侯国学宫名“泮宫”,其意为只有辟雍的一半。泮宫之泮,是环绕半圆之水的学校,故而后世又雅称为“泮水”。规模是小了一半,但学习的内容与辟雍是相同的,即全国通用教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当年把它拿来用作教材教授弟子,和贵族大学接轨,是因为弟子们要想“入仕”,必须同样掌握当时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

  世间流传的所谓“入泮礼”,也就是指国都大学一级的入学仪礼,小学史籍中没有记载,仅有《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之说。确切地讲,这是诸侯国大学的入学礼仪,所以后世起了一个儒雅名字,叫做“入泮礼”。

  为何不叫“入辟礼”呢?可能是因为入泮礼的影响比较广泛,各诸侯国都有泮宫;再者,周王国都渐已衰败后,历史上“辟雍”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王室子弟的学校,而是渐变为尊儒行礼的场所。不过,当时无论是辟雍,还是泮宫,其入学“始教”礼仪仪程大概是相同的,其要旨无怪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意思是:但凡大学开招新生之时,王或国公也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释菜礼,以表示敬师重道。

  此话有释义为:入学之时,新生要穿着礼服,用藻菜祭祀先圣先师,用以表示敬师重道。要知道,周王朝的“皮弁”服,不是谁想穿就穿的,那是最高长官专用祭祀礼服。这说明大学开学之时,最高长官要到大学带头释奠先哲,这才显示出“敬道”的非凡意义。当然,新生也应参与其中。

  其后,“《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a)楚二物,收其威也。”意思是:释奠礼完毕后,新生要在师长的带领下吟唱《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歌颂君臣关系的诗篇,“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业进入常态。

  在高级学府“大学”的影响下,即便是塾、痒、序也应该有一定的入学礼仪。至于当时各级学校具体的入学仪式流程,史籍里并没有发现详细记载,抑或不在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中。但是,其仪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传承着,虽不是按步就班,基本流程还是有所保留。同时,其内涵丰富地演变着,却是不争的事实。想来,各时代因为环境规模、地理经济等原因,应是家塾式的最为简洁,越往上越繁琐、隆重,但虔诚敬畏之心应该是一样的。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之前,先是以尧舜为古代圣君的楷模,后来又追加了文王、武王,再后周公也坐上了先圣的宝座。入学时祭奠他们是毋庸置疑的。自汉时先圣为周公,先师为孔子。以后,随着孔子成为儒学先圣,先师则有颜子担当。再后来,祭拜圣人的礼节就慢慢演变成单独祭拜孔子了。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