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书院_中国孔子网

荀学

来源:作者: 2017-07-31 15:45:00

  荀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儒家学说。形成于战国末期,标志着先秦儒学发展的另一个高峰。

  时代背景 在荀子的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由割据走向统一,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即将诞生。战国时代开展的百家争鸣,由对抗逐渐走向相互吸收的道路。荀子面临的任务是,基于儒家的立场,吸收百家之长,特别是道家、名家和法家的学说,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为统一的大帝国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特征 荀学的主要特征是,着重阐发了孔子关于礼的学说,以隆礼为中心,构建其思想体系。荀子以礼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提出“人无礼则不生”(《荀子·修身》),以礼为修己治人的大本。但其所理解的礼,非西周的传统礼制,而是一种适合于封建制发展的维系人伦生活的社会规范。荀学同孟学相比,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

  荀子将其理想的政治制度称为“王制”,认为作为统一的君王,其主要任务是使人们过着有秩序的合群生活,所谓“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他将孟子的人伦生活解释为“群居和一之道”,指出人能群,一则多力,可以战胜自然物。为实现群居和一的生活,防止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又提出“明分”说,即社会各阶层中的人,应各守其分位,各尽其职能,而礼义的功能就是使人们遵守其等差分位,从而视礼为王制之大本,所谓“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荀子·非相》)。其所追求的规定等级成分的礼制,包括“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同上),即使庶人之子孙,能属礼义,亦可进入上一等级,成为卿相士大夫。荀学隆礼的社会意义,是要确立新的等级制度,剥夺世袭贵族的特权,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以“群居和一”为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差别,所谓“人能群,彼不能群”(《荀子·王制》)。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其群论乃中国古代社会学的先驱。

  荀子从礼以定伦出发,进而提出礼以养情和礼以成文说,认为礼的作用还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使各等级中的人满足其欲求而不过分;推行礼制,可以文饰人的情感,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如孝亲之礼节仪式,可以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从而对祭祀等仪式,做出新的解释:“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荀子·天论》)他还研究了礼和乐的区别,提出乐合同礼别异,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心平气和,补礼义之不足,以实现和谐的群居生活。荀学对礼和乐的阐发,摆脱了祭天祀祖,祈求幸福的迷信成份,具有人文主义和无神论的特色。

  为了论证礼义为人类行为最高准则,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情欲乃人的自然本性,而争夺出于人的好利恶穷之情,故人性为恶。关于人的道德行为,荀子主张后天人为说或圣人的教化说,所谓“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进而提出化性起伪说,用礼义教化,改变人的恶性。在荀子看来,人的情欲本性,乃君子和小人所同有,二者的区别,在于君子善于积累礼义,以至于成为圣人,从而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的命题,同孟子一样否定了成圣人为少数天才人物的特权。荀子的性恶论,视道德行为为后天教养以及后天环境的产物,反对了孟子的先验论或天赋道德论,在儒学中独树一帜,是受了法家人性论的影响。

  为了推行礼义教化以维系群居和一生活,荀子同样研究了心性问题,即人的认识能力同人性和外物的关系。认为情欲、耳目感官和心的思维能力都基于人的自然本性,人接受礼义教化,一靠学习,二靠思维,使情欲的满足合乎正道。关于学和思,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礼义规范靠学习方能认识。他写了《劝学》一文,提出“学不可以已”,反对思而不学,以纠孟学之偏。其所谓“学”,包括行即实践在内。关于心的功能,荀子认为,不只是反省内求,更重要的是能辨别人伦等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规范,所谓“以心知道"(《荀子·解蔽》),如心境清明,则能认识“大理”,克服思维的片面性。由此,他又研究了概念的形成、类别以及推理的形式,提出心有征知和“异实者莫不异名”(《荀子·正名》),使名言符合客观实际,作为推行礼制的方法。荀学将孔子的正名说引向逻辑学的研究,又是受了墨家名学的影响。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荀学吸收了道家以天为自然现象的观点,提出天行有常说,断言天象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社会治乱无关,天道和人事各有其职能,不可混同,即明于天人之分。但人在自然面前,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利用和控制天时变化的法则,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此即制天命而用之。从而提出“君子理天地”(《荀子·非相》)的命题,即参与天地的变化,使其为人类造福。荀子的天论,不仅否定了意志的天,义理的天,打击了西周天命论,而且批评了道家的“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的自然主义,成为儒家中无神论的代表。

  荀子由于隆礼,要求建立新的等级秩序,又提出了尊君论,以君王具有无上的权威,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造舆论。其学生韩非,阐发了其尊君论,成为法家的著名代表。但荀学同样主张民为邦本,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名言。

  历史地位和影响 荀学作为先秦儒学的一大流派,其学术思想有广泛的影响。荀子对六艺的解释,多为汉初的经师所继承,为汉代经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学说常为西汉的儒家贾谊、刘向所引申,董仲舒曾著文赞美荀子。由于荀子主张人性恶,汉代以后,其学说受到孟学一派的压制和攻击,未能得到发展,直到晚清方受到重视。关于荀学的著作,有《荀子》传于后世。清王先谦于《荀子集解》中有荀子事迹考,可参考。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