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倡导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荣光。
改革,伟大时代的勇毅之举,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新征程上的改革号角,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描绘未来5年改革宏伟蓝图。
7月25日,春秋讲坛·孔子学术讲座第十一讲在孟子研究院举行,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孔德立主持讲座。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海文主讲《王道政治学·道德形上学·实践伦理学——重访<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的思...
7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来自31个国家的39位汉学家与39位中国作家齐聚一堂,共话中外文学交流。
文明多样性构成人类社会的本真特征与历史演进的基本图景。当文明格局面临百年未有的深度重构,“对抗”还是“对话”的价值选择关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
7月25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4期)。“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意大利联合校园大学副教授杜斯佩以《典范性:荀子和分析哲学中的综合道德观》为题开讲。尼山...
7月2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暨夏令营全球决赛阶段赛事将于8月4日至26日在北京和福建两地举办。届时,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籍着丰赡内涵,累积着深厚底蕴,其中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
山东大学博物馆里,喀什少年站在龙山文化黑陶与西域彩陶的展柜间仰望历史文明的长河;在青岛港全自动化智慧码头,学生了解无人驾驶AGV、自动化桥吊、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
习近平主席在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时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外专家学者“齐鲁访学驻研计划”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共同发起,山东出版集团大力支持,立足山东...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仅两天后,市人大常委会立即召开主任会议,决定对原有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否需要修改进行评估。
7月3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示展演活动在济南成功举办。活动以“岱青海蓝廉铸初心”为主题,通过非遗创演秀、音诗画等多元艺术形式,生动诠释廉洁主题,着力营造崇廉尚洁良好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不仅在于深厚积淀,更在于生生不息的转化与更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大...
7月23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3期)。“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中文系教授伍晓明以《君子作为对于他人的应承或责任—...
7月22日,孔子研究院“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一讲在学术讲堂举行。
日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为...
离开人流如织的孔府孔庙,往东北行驶四公里左右就是洙泗书院,红砖灰瓦,静卧在一片麦田中。泗水如带流其北,洙水如玉绕其南,往西南一公里就是孔林,那是孔子和后裔的安息之所。
仲夏七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等6个分议题,来自...
7月21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5年第七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
7月14日至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党外委员考察团,围绕“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来山东开展专题考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参加有关活动。
7月19日,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联合河北省国学文化教育协会、河北省冀商文化研究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儒商文化与企业实践报告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活动吸引了5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你心中的“儒家”,是孔子杏坛讲学,弟子三千?是“仁义礼智信”的修身齐家?还是《礼记》中的“天下为公”?
7月21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在济南会见“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圣母大学伦理与文化中心访问研究员...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海南博鳌与山东尼山,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前者以博鳌亚洲论坛为平台,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与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后者则依托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崛起为全球文明对话与文化互鉴的精神高地。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内在要求,是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抓手。
7月18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不同文明间如何相处,是交流对话还是冲突对抗,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7月20日,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天”。“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过去一周的山西,部分地区最高温度甚至突破40℃。“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据民俗专家介绍,“伏”是“伏藏”之意,喻...
盛夏七月,圣水湖畔,曲阜尼山再启文明对话的千年钟声。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弦,奏响了一场跨越71个国家、汇聚560余位中外嘉宾的“和合共生”交响曲。...
“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武术、茶学都很吸引我。今天,我要当一回‘制墨学徒’!”近日,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爱林来到了安徽省旌德县的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开启制墨之旅。
城市更新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是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宋朝虽无现代空调,但已有成熟的“藏冰”技术。宫廷冰务管理机构叫冰井务,它位于夷门内,专责储藏冰块,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满足国家各类用冰需求。
7月16日上午,琵琶、竹笛与埙演奏的雅乐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响起,“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在开幕活动现场,讲解员化身画家王希孟为观众引路,身着宋制汉服的表演者不时...
7月14日,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堂”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尼山圣源书院院长赵法生作辅导报告。
7月13日,一轮明月悄然爬上曲阜尼山鲁源村景区的夜空,随着古朴的昌平陬邑城门缓缓开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随AI机器人“探源者”,开启了一场跨越2500多年的“儒学探源”奇妙旅程。
“两个结合”的主要创新点、突出原创性在“第二个结合”上。深刻理解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的必然要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居世界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重要文章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培住根,铸牢魂,才能致中和,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谋复兴便在其中了。
7月10日至11日,以“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盛夏时节,尼山苍翠如黛,泗水碧波荡漾。7月9日至10日,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隆重举行。
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140多个国家的政党政要、政府部长和各界人士代表,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主题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
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闭幕。两天里,56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的主题,在儒家思想发源地展开一场场跨越国界与文明藩篱的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