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孔子网观察|让“尊师重道”传统与时偕行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睿 2020-09-10 10:19

   一年教师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一书中便有记载,“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千百年来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尊师重道的美好传统源远流长。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深受尊师重道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老师恭而敬之,对道重而求之。”尊师重道这一优良品格,在很多人物身上都有映照,成为美谈。公元前479年,至圣先师孔子溘然长逝众弟子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宋理学家杨时与友人拜访大学问家程颐,正巧程颐正在睡觉,杨时不想打扰到老师休息,便在大雪中耐心等候,老师睡醒时,门外已雪深一尺;在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主席写信道,“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老师的敬意2016年教师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母校看望师生时,一位老师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总书记回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

  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够延续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间始终保持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尊师重道,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取向。传统文化历来“尊师重道”,强调“师道尊严”。儒家文化也非常重视“师道尊严”。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师道尊严”并非仅凭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能取得,它需要教师“内外兼修”,凭借高尚的品德满腹的才学获得敬爱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尊师重道”传统须与时偕行。正因“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涌现出无数大师级人物,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柳宗元在《师友箴》中“举世不师,故道益离”,如果全社会都不尊重老师了,那真理会离我们远去。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可见“尊师重道”于个人成才、社会发展、国家兴盛之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我们的优秀文化需要“传承者”,我们的伟大事业需要“生力军”,国家更加重视教育,教师被寄予更深厚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全社会要尊师重教,重振师道尊严。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积极弘扬“师道尊严”的重要意义,尊师重道”践行于日常,与时偕行,才送给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