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一周文化要览 | 激发传统文化活力 文化薪火相传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2-10-14 14:23

《儒学百科全书》项目编纂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10月9日上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儒学百科全书》项目编纂工作会议在济南顺利召开。《儒学百科全书》编纂工作会前双方进行了该项目的签约仪式。在课题审议讨论环节中,王钧林详细介绍了《儒学百科全书》编纂大纲、体例、具体设想以及编纂分工与时间安排等事项。与会专家舒大刚、张西平、刘学智、郭沂、洪修平、马勇、杨朝明、程奇立、林存阳等课题组成员先后发言,对《儒学百科全书》编纂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王钧林给予回应。这次会议,既是《儒学百科全书》项目启动会议,也是项目编纂工作会议,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详情】

中国规模最大儒学文献丛书《儒藏》历时25年终成完璧

  《儒藏》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10月13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这意味着在几代川大学者的接力下,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收书最齐的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历时25年编纂后终成完璧,实现“千古儒学,萃兹一藏”。《儒藏》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分“经”“论”“史”三部,共计656册,累计5亿余字,统摄各类儒学著作和儒学史料。被誉为“中华儒学第一藏”的《儒藏》是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丛书,是孔孟以来历代儒家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对2500年间儒家各宗、各派、各类成果的最大结集,共收录自先秦至清末(或民初)儒学文献5000余种。《儒藏》圆满收官,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奉献了一部内涵深厚、品质扎实的古籍文献资源宝库。【详情】 

北大版《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全部出版

  “《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支持的最大的人文社科项目,《儒藏》规模浩大,任务艰巨。在国家的重视、社会的支持以及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下,目前《儒藏》工程先期成果——《儒藏》“精华编”的编纂已进入收官阶段。截至2022年5月,《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已全部出版。《儒藏》“精华编”的完成,其成就和经验是多方面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支持的最大的人文社科项目,是迄今为止经过系统校点整理的最大规模的儒学专科丛书,为学界提供了文本可靠、品质优良、方便利用的儒学典籍文献集成,培养了一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专精古籍整理的中青年人才,建立了一套编纂出版大型古籍丛书的规范和流程,同时也为组织国际性学术合作攻关、推动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积累了宝贵经验。【详情】 

第四届兰陵荀子文化节开幕 以“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

  10月3日,第四届兰陵荀子文化节开幕式举行,共同顶礼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荀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据悉,本届文化节将持续一个月。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兰陵县政府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曲阜师范大学乡村儒学研究院合作签约仪式,为兰陵荀子研究会、曲阜师范大学乡村儒学研究院兰陵实践基地揭牌。为赞助荀子文化研究,金玺泰集团进行了项目捐款。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兰陵县第四届荀子文化节。专家教授还进行专题授课,奉献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详情】

《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公布实施

  近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对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作出规划部署。规划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包括总体要求、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促进古籍资源普及推广、推动经典古籍对外传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组织实施等10个部分,设置了重大工程、古籍保护工程、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程、古籍数字化工程、古籍资源普及推广工程、古籍对外传播工程、古籍人才工程等7个专栏,专栏中安排40个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附件为遴选出的第一批421个重点出版项目。【详情】 

孔子学院中文课堂走进土耳其总统府

  应土耳其官方邀请,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10月6日起在土耳其总统府开设为期约4个月的中文课堂,授课对象主要为总统府工作人员。教学内容包括中文初级课程和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如中国传统茶艺、太极拳等。中文课堂走进总统府意义重大,开设中文课堂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在历史文化和语言领域的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详情】

  山东“非遗课堂”走进澳门校园

  “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活动近日举行。活动展出11项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文化,向师生们展示齐鲁风情。大家在现场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交流中展示山东非遗的独特魅力,在采风问俗中感受“淳朴热情、绚丽多彩”的山东民俗之美,更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非遗项目走进校园是“孔子家乡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澳门)推广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推广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文化局合办。【详情】

故宫国博首次联袂办展 读懂中国“和合”文化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骨器、玉器、陶器到绚丽多彩的外销瓷、精雕细刻的漆器,从唐人绘制的绢画《伏羲女娲图》到元代书法家以精致小楷写就的《道德经》……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现场,丰富的文物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讲述着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大文博机构首度联袂推出的重磅特展,从故宫和国博的丰厚馆藏中精选400余件文物进行展示。展览分为4个单元,从宇宙、天下、社会、道德4个层面,阐述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详情】

希腊雅典数字艺术节加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

  10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希文化交流对话”活动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希腊雅典数字艺术节通过现场连线签订文化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希腊雅典数字艺术节正式加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连接并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更大范围的多个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此次艺术节中心与希腊雅典数字艺术节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加强与希腊在资源、平台、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协作,借助文化传播方式的“百花齐放”,在坚守、应变、创新的多维互动中,推动中希双方合作可持续发展。【详情】

中日合作特展亮相清华艺博 勾勒中日文明交流图景

  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特展上,种类多样的文物勾勒出中日文明交流图景。展览分为“倭人的姿态”“倭国与中国”“日本国的成立”“祈祷的样态”“大和的地宝”“中国视角的日本”6个单元,追溯古代日本国家发展进程,梳理中日两国悠久的交流历史。据介绍,此次展览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继2018年“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以来第五个中日合作的国际交流展览,展期将持续至12月4日。【详情】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