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宁夏银川市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清晨的天幕下已聚集起二十多名跑步爱好者。集体热身后,他们绕着银川市的大街小巷、按设计好的路线跑出一个憨态可掬的兔子形状,用奔跑的姿态迎接新年。
春节假期,重庆市江北区的北仓文创街区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连日来,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多国友好机构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庆祝中国农历兔年春节,分享传统佳节带给人们的温馨、喜悦和期待。
广州粤剧院新址内的红线女大剧院1月27日(正月初六)迎来首批观众。剧场内锣鼓铿锵,《大展鸿“兔”迎新春》专场演出正式拉开“粤韵飞扬——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序幕。
1月15日,在新疆阿瓦提县阿瓦提镇文化大院中,各族群众齐聚一堂,共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
赶年集、观非遗、寻年俗……新春将至,在河北省保定市,被誉为“直隶第一街”的西大街灯光璀璨、锣鼓喧天。
春节临近,全国各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线上线下消费加快恢复。商场的霓虹灯重新映亮夜空,饭馆里飘出菜肴香气与欢声笑语,电影院、小剧场里“大片”“小戏”轮番上演,旅游景区迎来心系“诗和远方”的人...
“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展览17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通过50余件经典苏作手工艺品梳理百年苏作文脉,立体呈现苏作艺术成就,彰显了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唐代的“嫦娥奔月”葵花纹铜镜、元代的银鎏金“桃花双鸾”脚簪、明代的“人物祝寿”铜镜、民国的紫地纳绣“连生贵子”挂饰……1月17日,长沙博物馆迎新春原创大展“喜湘逢——湖南吉祥艺术大观”开幕,来自湖南15...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上海图书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17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幕,选取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版本,展现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上海博物馆首度联手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今天起正式对公众开放。50位艺术家的52件作品,串起从15世纪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一部...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16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四川博物院跨年大展“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迎来文物上新,《潇湘竹石图》《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阳羡帖》手卷三件苏轼真迹齐聚。
印度尼西亚星罗棋布的岛屿,如散落在赤道上的点点翡翠。2000多年前,中国商船已扬帆远航印尼,写就海上丝路的传奇篇章。位于雅加达的印尼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着8000余件中国瓷器文物,向人们讲述着中印尼文化交流...
1月12日,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该馆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展出文物一千余件(套),通过“朝、国、王、陵、城”的展览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大云山汉王陵遗址的考古...
1月10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开展新春民俗文化展演活动。
记者2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学家利用数字三维模型实现了三星堆3号“祭祀坑”铜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祭祀坑”神兽的成功拼对。
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座谈会”,今天在济南举行。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蒋建国,教育部党组...
每年的秋冬之交,是上海音乐厅户外广场最美的时刻:位于南广场西侧的银杏林进入最佳观赏期,浪漫的自然景观与音乐做伴,深受申城观众欢迎。
近日,长沙市青园友谊小学的巴士图书馆开馆,吸引学生们前来阅读、体验。巴士图书馆由一台废弃巴士改造而成,目前共藏书4000多册。
近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项目运行。项目通过数字化科普、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拓宽考古边界,“让文物活起来”。
10月26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了解巴蜀古代建筑文化。据悉,该博物馆是依托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复兴寺建设的一座以川渝地区古代建筑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是川渝...
此前,有关“天青色”的话题登上了热搜。青色意象引发了不少人对“青”这一颜色的好奇。青色的视觉感受和物理属性为什么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某种倾向?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文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