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13年12月2日版。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正本清源,对“中庸之道”进行了重新解读,并从“礼”“刑”两个方面探讨了达到“中”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得出“中庸之道”就是修身之道、君子之道、和谐之道这一结论。现将全文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2019-09-19从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儒学思想进行反思。原始儒学具有明显的德行色彩,在帝制时代儒学被染上了威权色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了太多的屈辱,于是形成了一种反传统的传统。我们对孔子、对儒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从宏观角度来讲,从大的历史观中评价,在近10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一直在反思儒学,反思中国文化走向问题。
2019-08-26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明德尤其重要。当今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明其明德,这样才能奏响时代强音,形成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2019-05-24多年来,读恩师李学勤先生著作,谈及先生的学术,常常有不写不快的冲动,想写写个人的体会与感动,然而却迟迟没有动笔。先生博大深厚,气象非凡,学生虽然常常欢喜赞叹不已,无奈只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叹。个人才德不及,感到难以表达自己的心境。也许,先生的不少弟子都有过这样的想法,都有过类似的纠结。
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