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体现出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共同特点,“中”“道”是可以相互诠释的,即所谓“中行犹在道”。“中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过程正确和目的实现,“允执厥中”的“中”,也就是“道不可须臾离”的“道”,它们均是指各种行动的适度、恰当、正确。与此相关,任何合乎“中”“道”的政治行动、军事决策、生产活动、日常行为,均是指实践者的行动的过程正确与目的实现。因此,儒家的“中”与“道”两个范畴是相通的,可以合为“中道”“中庸之道”。
2025-07-19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是儒学,儒学的根基是经学。中国传统思想的转型与发展,往往是通过经学的变革和转型而完成的。近代经学家皮锡瑞将宋代的经学变革称为“经学变古思潮”,这一经学“变古”实际上包括疑经思潮与新经学思潮。宋学的疑经思潮是为了否定和摆脱汉唐经学,宋学推动的新经学思潮使得宋学的经典体系与义理体系发生重大变革。
2025-02-27本书以宋学的经典转型为视角,探讨唐宋社会变革引发的中国思想史发展,重点关注宋儒对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追溯“四书”的早期学术形态,即作为儒家诸子、六经传记的思想特点;中篇通过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考察宋儒如何将“四书”原有的核心思想做出新的思想诠释,重建了两宋以后的中国思想传统;下篇研究宋代儒家士大夫如何推动宋学化四书学的思想整合,使其成为士大夫、帝王、民众的思想共识。
2024-08-20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文化中藏着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这里从中华文化的经典体系中,找到一些足以代表中华文化基因的核心思想。
2024-05-14